沈长山山庄绝句三首

莲花兜上草虫鸣,处处村庄白菜生。
宾雁成行如一字,寇凫作阵似风声。

作品评述

《沈长山山庄绝句三首》是明代诗人郑明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莲花兜上草虫鸣,
处处村庄白菜生。
宾雁成行如一字,
寇凫作阵似风声。

译文:
莲花盛开,上面草虫鸣叫,
村庄里到处白菜蓬勃生长。
迁徙的候鸟排成一字,
盗贼鸟却形成一片狼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山庄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动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第一句描述了莲花盛开的美景,夏日的草虫在莲花上鸣叫,形成一幅宁静的田园图景。第二句描绘了乡村的丰饶景象,村庄里的白菜茁壮生长,给人一种宁静与富饶的感觉。第三句通过描述候鸟成行的景象,表达了秩序和和谐之美。最后一句则采用对比手法,将寇凫(一种盗贼鸟)的行为与候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社会中存在的不公与混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动物的景象,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感悟,传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刻。莲花盛开和白菜生长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丰饶,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而候鸟成行的景象,则体现了秩序和和谐之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寇凫的行为,寇凫象征着社会中的不公和混乱,以风声作比喻,形成了一幅社会现象的画面。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呈现出作者对乡村与社会的感悟,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

诗词推荐

古寺临江间碧波,石梯深入白云窠。僧禅寂寂无人迹,满地落花春又过。

株松个竹已奇奇,那更扶疏荫碧漪。唤醒渊明千载梦,政缘泸水一篇诗。

一梁中截两山连,雪布寒飞几竅穿。深鉴却疑通禹穴,长流应不比潮泉。崆峒影里分三峡,太极图中会百种。神斧何年平石壁,新题放我得深镌。

红楼金刹倚晴冈,雨雪初收望汉阳。草檄可中能有暇,迎春一醉也无妨。

人之耳所闻,不若目亲照。耳闻有异同,目照无多少。并弃耳目官,专用舌口较。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

闽浙相望两道场,上人曾炷室中香。直须了却旧公案,莫向空山便隐藏。

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醉卧西窗下,时闻雁响高。

忆得延州,旧曾相见,东城近东下住。被若著意引归家,放十分、以上抬举。小样罗衫,淡红拂过,风流万般做处。怕伊蓦地忆人时,梦中来、不要迷路。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东风又促进派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二月江头送客船,丝丝杨柳散晴烟。生来未识衡阳路,安得相思有梦传。

真机昔振云门路,祖席今多雪窦孙。传到慧林花果盛,须知叶落总归根。

每逢胜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别汉秦。绕刹苔封高士蹟,临溪客问野人津。纡回松竹看非俗,罗列山川识有真。踏遍岭头天尺五,飘飘已觉迥风尘。

僧关可人心,况此晴色美。蹈藓滑路多,访菊香处是。引饮吞山光,清啸落松子。我有即事诗,就扫石壁纪。

黄葛蚊厨睡欲成,高槐阴转暑风清。倚床奴子垂头坐,摇手孙儿小步行。

甘泽连朝拍稻畴,老天著意做今秋。软炊已报生尘甑,艰食俄忘淅米矛。甽口涨新浮白腻,禾头濯秀湿青油。疲农欢喜还长叹,官已催租不待收。

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下有无事人,竟日此幽寻。岂惟玩时物,亦可开烦襟。时与道人语,或听诗客吟。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鸣禽。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荷公临止。宾客惯看儿亦喜。歌雅歌风。《通鉴》《通书》又《史通》。欲相酹酒。瓦缶田家羞出寿。甚欲舟何。愧没瑶觞玉斝多。

节将飞飏去,牙郎卖弄馀。唐臣不负国,惟有一尚书。

绍熙又见四番春,春日春盘节物新。独酌三杯愁对影,例添一岁老催人。菊芽冒土如争出,柳色摇村已渐匀。身是兰亭山下客,未容逸少擅清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