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亚枝花

山邮花木似平阳,愁杀多情骢马郎。
还似升平池畔坐,低头向水自看妆。

作品评述

诗词:《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亚枝花》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山邮花木似平阳,
愁杀多情骢马郎。
还似升平池畔坐,
低头向水自看妆。

中文译文:
山上的邮花木与平阳一样,
忧愁将多情的骢马郎折磨。
他仿佛坐在升平池畔,
低头望着水中自己的妆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了回应元九的《东川路诗十二首·亚枝花》而作的。诗中描述了一个多情的骢马郎,他在山上看到的邮花木与平阳的景色一样美丽。然而,他却因为忧愁而备受折磨。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坐在升平池畔,低头凝视水中的倒影和妆容。

这首诗的主题是多情忧愁。骢马郎代表了一个爱情多情的人物,他因为爱情而感到忧愁。邮花木与平阳的比喻表达了他眼中的美丽景色,但这些美景却无法减轻他内心的痛苦。最后两句描写了他在升平池畔自我沉思的情景,低头看着自己的倒影和妆容,暗示了他对自己内在的反思和矛盾情感的体验。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通过山上的景色和骢马郎的形象,诗人展现了多情与忧愁的交织。同时,低头观看水中的妆容也暗示了自省和内心的矛盾。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和细腻表达,表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和白居易的才华。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憔悴牵牛病雨些,凋零木槿怯风斜。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匾豆花。

兄作新庵接旧居,一原风物萃庭隅。陆机招隐方传洛,张翰思归正在吴。五斗折腰惭仆妾,几年合眼梦乡闾。白云行处应垂泪,黄犬归时早寄书。

上柏山前擘翠红,半筐沿壁挂秋风。轻黄肉皱紫皮脱,细入微酣咀嚼中。

醉来黑漆屏风上,草写卢仝月蚀诗。

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天香薰羽葆,宫紫晕流苏。晻暧迷青琐,氤氲向画图。只应春惜别,留与博山炉。

征鸿天外。风急惊飞退。云彩重,窗声碎。初凝铺径絮,渐卷随车带。凝望处,巫山秀耸寒相对。高卧传都会。茅屋倾冠盖。空往事,今谁在。梅梢春意动,泽国年华改。楼上好,与君浩荡浮银海。

陇头禾偃乳乌飞,兀倚征鞍倍忆归。正值江南新酿熟,可容闲却老莱衣。

宁王画作金盆鸽,韩愈诗夸玉井莲。瓦缶泥泓村落小,乱茅群雀不堪传。

一夜桂花发,千岩风露香,树经秋几过,人在月中央。不预离骚赋,空居寂寞乡。山翁对之饮,酒色也鹅黄。

应喜衰翁得挂冠,裁成妙语鼎来颁。清如水上看修竹,秀似云中见远山。已播政声来阙下,更传诗句满人间。只疑自此飞腾去,未许归来伴我闲。

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玉皇已自知行止,任汝三彭说是非。

高凭无眺酒频斟,谁识风前快饮心。州县长官胜邻境,秧畴水满树林阴。

出得荆扉喜欲颠,园夫撑到蜡梅船。包封山土根微脱,束缚溪藤叶尚鲜。搬处侧从新迳里,种时围向旧台边。叮咛等待吾归看,切莫开花小至前。

树头初日照西檐,树底蔫花夜雨沾。外院池亭闻动锁,后堂阑槛见垂帘。柳腰入户风斜倚,榆荚堆墙水半淹。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渐嘉楼外花,嘉赏亭边柳。作者归山丘,今春为谁有。千秋万岁後,还复来游否。

笺云: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且无形可见,只有意能知。

佳节凭高驻采旗,亭皋雾罢转晨曦,堋间羽集号猿后,台外尘飞戏马时。芳菊治疴争泛蕊,丹萸解恶遍传枝。明年此会知何处,醉玉颓山不用辞。

机鸣舂响日暾暾,鸡犬相和汉古村。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齐襟读古论。共说年来但无事,不知何者是君恩。

燕坐道场经十劫,一一从头俱漏泄。世间多少守株人,掉棒拟打天边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