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客中有怀

江郭花开也寂寥,不须绿暗与红凋。
疾风甚雨过寒食,白日青春吟大招。
芳景尚随流水去,故人应作彩云飘。
烟波千里家何在?惟有溪声似晚潮。

作品评述

诗词:《寒食客中有怀》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江郭花开也寂寥,
不须绿暗与红凋。
疾风甚雨过寒食,
白日青春吟大招。

芳景尚随流水去,
故人应作彩云飘。
烟波千里家何在?
惟有溪声似晚潮。

中文译文:
在寒食节的客中有所怀念,

江边的花开也显得寂寥,
无需青绿色暗淡和红色凋落。
狂风和暴雨经过寒食节,
白天的青春高声吟唱大招。

美好的景色随着水流离去,
故友应该化作彩云飘荡。
烟波千里,家在何处?
只有溪水的声音像晚潮一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范成大写于宋代寒食节时期,表达了他在这个特殊节日里的思念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人以江边的花开寂寥来描绘寒食节的冷清景象,与繁华的春天形成对比。他认为寒食节并不需要用绿色的枝叶和凋落的红花来装饰,因为自然的寒冷已经足够表达节日的氛围。

诗中提到疾风和暴雨经过寒食节,暗示这个节日的气氛并不平静,也许是有某种不顺遂或困难的境遇。但诗人并不因此而低沉,他用"白日青春吟大招"来表达自己依然豪情万丈、意气风发,用青春的力量高声吟唱。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离别的思念之情。他说美好的景色随着水流离去,这里可以理解为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他呼唤故友,希望他们化作彩云飘荡,象征着友谊的美好和持久。

最后两句"烟波千里家何在?惟有溪声似晚潮。"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感叹烟波千里,不知家乡在何处,只有溪水的声音像晚潮一样,让他感到温暖和亲切。

整首诗通过寒食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思绪交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故友的怀念,以及对家乡和归乡的思乡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对青春的豪情赞颂。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隆暑倦行役,梅坡得暂閒。卷帘南浦岸,终日对成山。竹里清风远,棋边夕照还。岁寒重卜醉,觅句暗香间。

枝上叶儿未展。已有坠红千片。春意怎生防,怎不怨。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移在花业里面。请君看。惹清香,偎媚暖。爱香爱暖金杯满。问春怎管。大家拚、便做东风,总吹交零乱。犹肯自、轮我鸳鸯一半。

苍梧一望隔重云,帝子悲寻不记春。何事泪痕偏在竹,贞姿应念节高人。

相逢汉江边,盗起方如云。当时苍黄意,亦可无此君。俗士固鲜欢,王孙终逸群。清秋不可负,牖壁看修筠。碧干立疏雨,丛梢冒斜曛。引君着胜地,世事从纷纷。何时微月夕,胡床与予分。高吟呼天风,夜半笙箫闻。

谁能怀抱信分明,扰扰相欺是世情。只有陋儒夸势利,几曾高位功名。欲将志义朝千载,只合溪山过一生。君向此堂应笑我,病身南北正营营。

按舞骊山影里,回銮渭水光中。玉笛一天明月,翠华满陌东风。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半月池边倚瘦藤,望仙台上岸乌巾。尘埃一点不到地,花木四时长是春。载酒岂无好事者,烂柯应有著棋人。请君更种桃千树,准拟渔郎来问津。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鸣夜,一点窗灯欲灭时。

昊天盖高,祀事为大。严配皇灵,亿福来介。

几岁天台住,今年雁荡游。心期在康乐,人谓作监州。骑从真能屏,烟霞定赏幽。他时期一访,好为蓍诗留。

老夫不是不知时,黄菊芙蓉正要诗。谁信多魔儿女病,催租风雨又攒眉。

晋州之西,山日藐姑。有泉源源流不潴,疏为八道沟与渠,坐令瘠土成膏腴。多黍多稌多麻蔬,沄沄万亩碁局如。田家终岁惟勤劬,虽有乾旱无忧虞。割牲酾酒父老趋,坎坎击鼓吹笙竽。报答龙神醉饱余,宛若泽国江乡居。晋州之东民岂迂,耕种自亦为农夫。年年汲井井欲枯,赤日炙背田不

烟柳风花锦作园。霜芽露叶玉装船。谁知皓齿纤腰会,只在轻衫短帽边。啼玉靥,咽冰弦。五牛身去更无传。词人老笔佳人口,再唤春风在眼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樊口齐安一水间,少年行役鬓成班。云间甲子三秋雨,日射淮南一带山。战血浓时云梦远,受恩深处老身闲。登临莫唱纶巾曲,栖鹘危巢再可攀。

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

平生为客太匆匆,已上西江又复东。只信一朝飞舴艋,何知五度落梧桐。绝怜牛女常遭谤,粗足莼鲈不叹穷。世外世间异天壤,政须深谷卧秋风。

刻画峰峦势,尸功翰墨余。锁窗閒昼永,高卧数中书。

身游城市发将华,眼见人情似槿花。惟有梁间双燕子,不嫌贫巷主人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