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惠安同安叶陈二明府并烦安溪林明府寄似

吾友二三子,联翩有国都。
平平虽县谱,急急奈州符。
亦既吹虀矣,还能吸醋无。
高年颇更事,莫哂瞽言迂。

作品评述

诗词:《柬惠安同安叶陈二明府并烦安溪林明府寄似》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吾友二三子,联翩有国都。
平平虽县谱,急急奈州符。
亦既吹虀矣,还能吸醋无。
高年颇更事,莫哂瞽言迂。

中文译文:
我亲爱的朋友陈明府和林明府,请接受我的问候。
你们年轻有为,一同在国都事业有成。
虽然官位平平,却被州府的文书急急召唤。
你们既然已经吹奏过箫,又何须再吸食醋。
你们年纪已高,仍然有所作为,不必嘲笑那些愚昧的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写给他的朋友陈明府和林明府的信函,表达了对朋友们的问候和关心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朋友们的赞赏和鼓励。

首先,作者称呼朋友们为“二三子”,表示亲近之情。接着,他赞美朋友们年轻有为,联袂在国都(即京城)有所成就。虽然他们的官职不算高,但他们却被州府的文书急急召唤,显示出他们在工作上的忙碌和重要性。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运用了虚实相生的修辞手法。他说朋友们已经吹奏过箫,意指他们已经在官场上担任要职,有所建树。而“吸醋”一词则比喻不必再去嫉妒他人或争名夺利,暗示朋友们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自己的成就。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们年纪已高仍然有所作为的钦佩之情。他劝告朋友们不要嘲笑那些愚昧的人,而要坚持自己的努力和追求。这里的“瞽言迂”指的是愚昧言辞和思想狭隘的人。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们的赞赏和鼓励,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朋友们的深厚情谊。这种朴实而真挚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传递了友情和励志的主题。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冷日微烟渭水愁,翠华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转轿南堤太阻长,不如乘兴泛轻航。园林荫翳清如簟,禽鸟将迎语有簧。溪是明河天上去,山疑方丈石中藏。衣巾散适心闲暇,更胜登临逐杜郎。

百花洲外六花寒,使幕凌晨把酒看。舞袂回风人斗丽,醉山颓玉客留欢。斜霏北渚离鸿下,密洒东风宝骑攒。犹念平台旧朋侣,远将清句代幽兰。

今日曷不乐,吾园来颇疏。向晚门庭空,杖策到城隅。林噪其飞禽,池跃其游鱼。似怪我来迟,晨朝何往乎。寂默不应答,暂与尔辈俱。唼波窥噞喁,集灌听相呼。复倚逍遥亭,悠然观太虚。

杜门春又夏,贫不厌身闲。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野蔬留客饮,小艇送僧还。却忆西庵雨,泉声石壁间。

接得少林枝叶,满腰风雪馨香。一自飘零庾岭,花光也解流芳。

十年学弈天机浅,技不能高谩自娱。远听子声疑有着,近看局势始知输。危如巡远支孤垒,狭似孙刘保一隅。未肯人间称拙手,夜斋明烛按新图。

昆仑之水易发,少林之春难芳。一臂勿断,九年顿忘。雷晕纹於象齿,花酿蜜於蜂房。派列枝分兮子孙繁碎,乌非马似言语文章。

歙州民与睦州民,比似吴儿大较贫。为问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读书人。

江头晓日方曈曈,仆夫喘汗天无风。茅檐汲井洗尘土,野寺煮饼烧油葱。平生忧国寸心赤,在处哦诗双鬓蓬。村民喜识长官面,树阴可坐毋匆匆。

荆州太守驾朱轓,宝笔题诗出御前。应厌笙歌消暇日,欲将才业效当年。千章翠木云间寺,百丈清江雪后船。看取古来良吏迹,苍碑突兀岘山巅。

昔醉西湖处士家,酒痕吹上水边花。东风蛱蝶迷香梦,一树珊瑚月影斜。

秋老芙蓉一夜霜,月光潋滟荡湖光。渔翁稳作船头睡,梦入鲛宫自渺茫。

芙蓉峰插最高峰,上有仙台近碧空。不惮攀萝登绝顶,俯盾尘世一樊笼。

秋中无常期,月望无常历。况於月之房,岁十有二集。云胡三五夜,赏玩著今昔。我观魏晋前,未有娱此夕。岂由夕月礼,承讹变淫液。天行至东北,阳升乃朝日。日月向南来,三务趋朔易。则於阴之反,顺时报阴魄。古人敬天运,随处察消息。俗学踵谬迷,列以似科级。广寒入万户,桂树

佳期曾不远,甲第即南邻。惠爱偏相及,经过岂厌频。秋寒林叶动,夕霁月华新。莫话羁栖事,平原是主人。

蹇驴并跨引羸僮,两地迢迢谒至公。才力互相鹦鹉敌,交情深与鶺鴒同。薛能诗在僧楼上,张祜名题酒肆中。到日知君寻赏处,醉吟还可继遗风。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三麾一节已难堪,更蒙天恩馆职忝。居士本来还旧服,丛祠犹复载华簪。身微国效将安用,家窃官供只自惭。料得清时耕畎亩,未应朝夕缺瓶甔。

前忧将尽捐,后虑方觉夥。举动必有碍,侧近类鳖跛。但知就酸吟,不悔为计左。秋令向老去,甘困樊笼锁。愁境畏风波,慵捩秋江柁。四顾无可寻,白日醉白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