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逢故人

百战一身在,相逢白发生。
何时得乡信,每日算归程。
走马登寒垄,驱羊入废城。
羌笳三两曲,人醉海西营。

作品评述

《塞上逢故人》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战在身的我,遇见了白发的故人。
何时才能获取家乡来信,每天都在盘算回程。
骑马登上寒冻的垄岗,驱羊进入废弃的城池。
羌笳吹奏三两曲调,人们陶醉在海西的军营。

诗意和赏析:
《塞上逢故人》描绘了塞上战场上的士兵的生活。诗人通过叙述士兵逢故人的情景,表达了他在边疆履行兵役的艰辛和忧虑。

诗词开篇即点明主题,主角是身负百战之身的诗人,他在边疆战场上偶遇了一位白发苍苍的故人。这位故人可能也是曾为国家而战的老兵,他们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相逢,彼此心生感慨。

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通过描述其每天都在盘算回程和期待家乡的信件,凸显了边塞战士离乡背井、思乡之苦和无尽的回家愿望。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描述自己骑马登上寒冷的垄岗,驱羊进入废弃的城池。这些描写突出了他所处战场的艰苦环境,以及曾经繁华的城池如今的荒凉景象。这些景象无疑进一步展示了塞上战斗的残酷现实。

最后,诗人描写了羌笳吹奏的曲调。羌笳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常常用来表达哀思和战斗之情。人们在这种曲调的陶醉中,忘却了艰辛,也许是为了暂时逃避或安抚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塞上战场上士兵的辛苦、思乡之情和对战斗的苦楚。诗中的凄美情怀和边塞战士的形象,使人无不为之动容,也见证了唐代文人对边塞生活的不尽赞美和思考。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袖中凝香未必非,建人惟恐我公归。安知世有孤寒士,侧听黄麻侍衮衣。

羡伊万里度晴虚,自叹身轻独不如。若到天涯逢荡子,可能为报数行书。

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大火南星月,长郊北路难。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际晚绿烟起,入门芳树深。不才叨下客,喜宴齿诸簪。夜月仍携妓,清风更在林。彩毫挥露色,银烛动花阴。自接通家好,应知待士心。向隅逢故识,兹夕愿披襟。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

槐幄成阴绿正宜,青虫为蠹只空枝。花神巧与换新绿,恰似春风三月时。

千峰倒影碧粼粼,摹写桐江最逼真。每逢佳处谋书屋,渐恐山灵不信人。

酒阑命友闲为戏。打揭儿、非常惬意。各自轮赢只赌是。赏罚采、分明须记。小五出来无事。却跋翻和九底。若要十一花下死。管十三、不如十二。

旅泊愁春雨,春寒更北风。云山方秀发,烟树却冥濛。念我攜家客,逢君足谷翁。胡为在穷谷,正渴一尊同。

世间何事不空无,万古年年九日徂。最忆吾家先叔父,塘头一树紫茱萸。

髑髅捻碎眼睛寒,便把南辰对北看。无限风流慵卖弄,乘时推倒铁围山。

旗亭西畔朝云住。沈水香烟长满路。柳阴分到画眉边,花片飞来垂手处。妆成尽任秋娘妒。袅袅盈盈当绣户。临风一曲醉朦腾,陌上行人凝恨去。

落尽千林秋又冬,惭无生意岁将穷。是谁借得三春力,为我敷施十月中。种种草根含暖气,鳞鳞水面发和风。江梅剩放南枝蕊,欲策阳回第一功。

野老從教不展眉,且图家国立雄基。谋臣猛将今何在,万里风清祇自知。

大将军无旧客,四公子成古坟。寄语鲁仲连辈,买丝绣平原君。

往年在瀼滨,瀼人皆忘情。今来游瀼乡,瀼人见我惊。我心与瀼人,岂有辱与荣。瀼人异其心,应为我冠缨。昔贤恶如此,所以辞公卿。贫穷老乡里,自休还力耕。况曾经逆乱,日厌闻战争。尤爱一溪水,而能存让名。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谢娥三弄笛,昏恨五更风。树老余香少,花残瘦影空。深堆和靖墓,浅点寿阳宫。结果重来此,方知造化工。

苜蓿枯时霜雪深,峻赠瘦骨病侵寻。高蹄岂复腾骧意,眵目终存舐犊心。

靠布袋作梦,有甚惺惺处。若遇当行家,唤醒吃茶去。

袅入风腔,清含露脉,声在丝丝烟碧。破暑吹凉,天付弄娇双腋。似恋恋、舞翠纤腰,断还续、忍相离拆。最欢时、微雨初晴,夕阳犹湿淡云隔。新来多少怆感,心怕无情过马,攀条惊著。梦里妆台,休说听来曾昨。凝伫漫、番节笙音,暗自将、玉阑轻拍。问谁能、唤起陶潜,醉翁同赋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