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寿韩平原

衣钵登庸复旧毡,文王尚父赵平原。
自从庆历到今日,只说开禧初改元。
朝辟东斋广东阁,夜看南极照南园。
九霞觞举先旬浃。
却领千官寿帝垣。

作品评述

《代寿韩平原》是刘过在宋代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衣钵登庸复旧毡,文王尚父赵平原。
自从庆历到今日,只说开禧初改元。

中文译文:
新的衣钵被接过来,继承了旧时的职责,
文王尚父亲赵平原。
从庆历时起到现在,
只有开禧初改元的事被提到。

诗意:
这首诗词以古代文人的视角,描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诗中提到了衣钵登庸、文王尚父和赵平原等人物和事件。诗人通过这些象征和历史细节,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赏析:
诗词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首两句写道衣钵登庸,指的是接替前任承担职责的意义。衣钵代表着权力和责任的传承,登庸则象征着就任官位。旧毡意指前任的官位,新的衣钵意味着接替者承担起历史的使命。文王尚父赵平原,文王是周朝的创立者,尚父是古代封爵制度中的一种封号,赵平原是官职和人名的结合,通过这些人物的提及,诗人将历史的荣耀与责任联系在一起。

接下来的两句中,庆历和开禧初改元是历史上的具体事件。庆历是宋神宗时期的一个年号,开禧则是改元后的新年号。这里提到了改元的意义,表达了历史的更迭和朝代的更替。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提及,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传达出对历史传承和责任的思考,以及对时代更替的思念和对新时代的期待。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象天御宇,乘时布政。严配申虔,宗禋展敬。樽罍盈列,树羽交映。玉币通诚,祚隆皇圣。

高尚先生,先生姓李。怜予乡远三千里。教言滋味胜琼浆,寻思不让元王醴。见赠予鞋,鞋非鞋履。藏机隐密传玄理。从今无分踏红尘,有缘

一妻一妾嵌拉启,老柏苍苍蔓草青。我肯墦间求餍足,魂归不必仙中庭。

节当寒食半阴晴,花与蝣蜉共死生。白日急随流水去,青鞋空作踏莎行。收灯院落双栖燕,细雨楼台独啭莺。休向东风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槜李距钱塘,盈盈一水望。暂归归魄久,短别别魂长。谈屑凋宾座,歌尘冷妓堂。孤山新筑野,明月吊虚廊。

溪山虽异,云月是同。透脱声色,任自西东。十里西湖九里松。

古今人易老,无异霜凋草。本根依旧青,不解寻元讨。

瀛海日月渊,蓬壼仙圣宅。驾鹤一时游,海面日夜窄。人生蜉蝣耳,一哄瓦瓮中。天地广如许,谁能发其蒙?丹书千卷藏一尘,子能求之勿从人。晴窗趺坐春满腹,昆仑待得丹芝熟。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蓴羹。

月季元来插得成,瓶中花落叶犹青。试将插向苍苔砌,小朵忽开双眼明。

大国膺朝宠,枢庭慰母慈。生为命妇首,殓用贵臣仪。铃绋传哀阕,金犀卷赞祠。攀车泣公辅,行路共齎咨。

每念新疎阔,还思旧倡酬。年龄故相并,文事孰能优。愧乏闻多益,难支问不休。黄陈有正派,舍是复何求。

高卧太湖石,自嫌名利腥。网罗当道路,鸿鹄出青冥。气贮秋琴淡,心蟠古剑灵。我来閒剧论,山鬼不须听。

丹青岌业冠鳌丘,地辟天开洗百忧。万窍倚空号一噫,八川盘野会千流。浮云晚日悲余翠,废苑荒陵怨暮秋。自昔登临思善赋,高吟岂向世间求。

汉皇提剑灭咸秦,亡国诸侯尽是臣。唯有东陵守高节,青门甘作种瓜人。

岁事频年恶,心知一饱难。只愁无此雪,得句不言寒。酒薄何妨圣,梅清合进官。老兵怜我意,赤脚唱平安。

新年仍着旧年衣,老健深惭七十希。一炷炉香拜天地,今春早早买船归。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拟约沧江异姓兄。

背城赢一战,璧水是儒林。词赋八叉手,功名寸铁心。程兼驰数驿,学苦惜分阴。清献起庚戌,长风送捷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