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其一)般若寺》
拼音和注音
bō rě nán cháo sì , sī gōng dì yī ch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第一:(数)①排在最前面的:他考了~名。②比喻最重要。
般若:能证悟空理的智慧。
一传:犹一传十,十传百。形容消息传播得非常快。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般若南朝寺,思公第一传。
拓开方丈地,坐断再生禅。
贝叶收经夹,昙花散法筵。
山神应夜夜,来礼佛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