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轼的《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chéng nán duǎn lǐ hǎo jiāo yóu , jī jù kuáng gē bù zì yó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自由:(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②(名)哲学上把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叫作自由。③(形)不受拘束;不受限制:行动~|新闻~。[反]禁锢。
狂歌:纵情歌咏。
交游:(书)(动)结交朋友:~甚广|性豪爽,喜~。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原诗
城南短李好交游,箕踞狂歌不自由。
尊主庇民君有道,乐天知命我无忧。
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
潇洒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揽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