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黄公仪的《署中梅花》
拼音和注音
xiǎo yuàn hán méi dōng zhù huā , shì yíng chūn yì dào chuāng sh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迎春: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迎候春天。迎新年。花名。即迎春花。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春意:(名)①春天的气象:~盎然|嫩黄柳条,泄露~。②春心:佳人怀~。
寒梅: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
窗纱:安在窗户上的冷布、铁纱等。
小院:小庭院;小院子。
黄公仪
不详
原诗
小院寒梅冬著花,似迎春意到窗纱。
淡香枝上霜疑密,疏影林间月欲斜。
吟处何如官阁动,折来将寄陇头遐。
閒情不作师雄梦,皤鬓偏惊对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