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玻瓈镜(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uí jiāng qī bǎo yuè , jī suì zuò bō l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七宝:1.佛经中指七种珍贵的宝物,说法不一,如般若经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为“七宝”。阿弥陀经则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玻璃、赤珠为“七宝”。2.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3.泛指多种珍宝。4.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5.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6.指七种特殊的功用。7.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七宝茶”、“七宝五味粥”、“七宝羹”。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谁将七宝月,击碎作玻瓈。
绝胜菱花镜,来从洋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