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齐召南的《潞河秋风行送万三葆青归宜兴》
拼音和注音
zhū gōng tàn xī hé wéi zhě , wǒ zì xiāng yuán lè jìng bi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叹息:(动)心里不痛快而呼气出声。
何为:1.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唐韩愈《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清侯方域《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司马相如卖酒成都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2.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刘稷﹞闻更始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为者邪?’”唐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子产》:“子产立公孙洩及辰止……太叔曰:‘公孙何为?’子产曰:‘説也。’”3.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唐徐夤《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诸公:1.众公卿。2.诸多年老长者。3.各位人士。
齐召南
不详
原诗
潞河一夜吹秋风,岸沙飞走旋转蓬。
蒲帆百尺挂大舸,我友万子归江东。
万子江东何所住,云占林泉最幽处。
荆溪一灯明玻璃,影写铜官万行树。
正趁橙黄橘绿时,鲈鱼入脍伴莼丝。
初脱朝衫理游棹,秋来何地不相宜。
但惜声名满天下,一时史笔推班马。
竟将著作老名山,握别人人泪盈把。
万子胸中故浩然,早看富贵等云烟。
诸公叹息何为者,我自乡园乐静便。
家藏邺架高连屋,自来三径留松菊。
尚书清德好诒谋,爱坐林边课耕读。
古称有子万事足,佳儿况是连城玉。
即今十岁吟凤凰,馆阁耆儒多刮目。
此日携儿向潞河,一船明月照诗多。
归去荆溪如见忆,莫忘尺素来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