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弱翁七首

不作画梁燕,定非幽谷莺。
此心无著物,万事莫留名。

作品评述

《和王弱翁七首》是宋代诗人彭龟年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和王弱翁七首

不作画梁燕,
定非幽谷莺。
此心无著物,
万事莫留名。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彭龟年的心境和态度。他表示自己不去描绘梁燕,也不像在幽谷中的莺鸟一样婉转动人。他的内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追求,不留下任何名利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表达方式,寄寓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态和追求虚无的境界。诗人通过对比梁燕和幽谷莺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名利和物质追求的超然态度。诗人表示不去画梁燕,即意味着他不追求世俗的美好;同时,他也不像莺鸟一样在幽谷中欢唱,他不将自己的声音留在世间。此心无著物,万事莫留名,表明他的内心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和名利的境界,他希望自己的存在没有任何痕迹留在世间。

这首诗简洁明快,用极少的文字表达了深远的意境。彭龟年以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为主题,表达了对尘世繁华和名利的超脱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使得诗意更加突出,给人以深思的启示。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追求,追寻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将个人的存在超越于世俗的名利之上。

作者介绍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爲御史臺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祕书郎兼嘉王府直讲。除起居舍人。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忠肃。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爲十八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忧其身。读书莫学流麦士,挟策勿比亡羊人。乃翁辛苦到白发,今汝强勉当青春。昔时管鲍以君霸,此两士贾宁非贫。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天公知君有此画,要遣题诗与当价。故令欲雪还弄晴,尽日神机不容暇。毫端自出右丞维,孙郎一见欣得之。写真命意两俱盛。

掠地霜风黄叶飞,山人晏坐已多时。但知六凿俱通透,不省支床旧有龟。

戢戢初成茁,駸駸渐可竿。朝幽粉泪渍,午静箨声乾。枝且胜栖羽,阴仍合翠寒。书斋有余暇,可以过予看。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工夫靠里方为学,时习奚分幼壮年。何幸席閒提掇紧,最明新处是陈篇。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

去冬辱嘉招,寒风方赑屭。今秋侍高宴,晴日正澄丽。虽无花花繁,且有丘樊思。虽无山泉乐,暂违尘土气。仆休散城邑,马纵脱羁辔。欢呼笑言适,散诞冠带弃。殊胜禁掖严,进止有常地。

铁鹞乘时转海津,兜牟闪闪白如银。只今边郡羞投拜,淮北淮南正杀人。

笑谈终日任天真,和气春风自袭人。毕竟胸中无适莫,不妨一世总相亲。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地肺陈公,白毫显出非常异。人难比。希夷苗裔。肯著尘凡累。猛舍家缘,物外搜玄理。清心意。自然浇溉。太一冲和气。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逝川常东流,白日易西没。悠悠天地间,二物何飘忽。促迫于生人,绿鬓成华发。昧者不自知,终朝常汩汩。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蹷。孰若缮真性,以自固灵骨。

桃疏蝶惜香,柳困莺惊絮。日影过帘旌,多少愁情绪。红惨武陵溪,绿暗章台路。春色似行人,无意花间住。

读书灯,明暳暳,溪堂硬度人亲送似。历落平生未见书,与汝间关几半世。几年来,味无味,并与青编共捐弃。半身沦落浙江濆,壁角破圈尘没鼻。新春忽尔思起废,顷刻工夫依前具。提入山翁结草庐,永夜虚窗照天地。圣教衰,异端炽,千古冥行士何事。人人有此大光明,埋没荒唐渺漫处

妙年曾到凤凰池,五马能临六枳篱。量浅最难胜潢酒,着低何敢抗高棋。森严法度蚕头字,瘦硬丰标鹤膝诗。自笑书痴了无得,文章太守是吾师。

于穆文宜,妙道九德。默契灵心,笔基王迹。避佑后人,垂裕罔极。合食昭芳,孝思维则。

羽翼殊勋弃若遗,皇天有运我无时。庙前便接山门路,不长青松长紫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