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烟寺晚钟

金碧招提古,高峰最上层。
喧风僧入梵,宿雾佛前灯。
禅观延空寂,蒲牢忽震凌。
黄昏山路险,窘步一枝藤。

作品评述

诗词: 潇湘八景·烟寺晚钟
朝代: 宋代
作者: 宋宁宗

金碧招提古,高峰最上层。
喧风僧入梵,宿雾佛前灯。
禅观延空寂,蒲牢忽震凌。
黄昏山路险,窘步一枝藤。

中文译文:
古老的烟寺金碧辉映,最高峰层层叠叠。
喧嚣的风声里,僧侣走进梵宇,
晨雾中佛前的灯光常亮。
禅者专注于超越无明,寂静无为,
突然尘世的囚牢被震碎。
黄昏时份,山路陡峭难行,
只有藤蔓可以依靠前行。

诗意:
《烟寺晚钟》描绘了一幅烟寺夕阳下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烟寺的古老和壮丽,以及僧人的修行与参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烟寺所在的高峰象征着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而禅观者的修行则在寂静中提升了他们的灵性。在描绘山路险峻的时候,诗人通过描述窘迫的步履和唯一的依靠-藤蔓,强调了修行者面临的困境和追求解脱的决心。

赏析:
《潇湘八景·烟寺晚钟》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绘烟寺的壮丽和僧侣的修行,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通过运用金碧、高峰、喧风、梵宇、禅观、蒲牢等意象,形成鲜明的景象对比,凸显出烟寺宁静与尊贵的特点。诗人以烟寺晚钟为线索,将烟寺的景象与僧侣的修行相结合,表达了对超越世俗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描绘险峻的山路和唯一的藤蔓,增加了诗中情节的起伏与曲折,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揭示了诗人追求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诗词推荐

郑圃潜仙客,陈留继阮生。抡才俱道用,昌誉得诗鸣。未解侯三接,先歌玉六成。篇篇多瘦骼,疑似带铜声。

函关秋霁雁初回,六里商於晓色开。四皓有灵应笑我,谪官方始入山来。

我尝游太湖,爱石青嵯峨。波澜取不得,自后长咨嗟。奇哉卖石翁,不傍豪贵家。负石听苦吟,虽贫亦来过。贵我辨识精,取价复不多。比之昔所见,珍怪颇更加。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水称至柔物,湖乃生壮波。或云此天生,嵌空亦非他。气质偶不合,如地生江河。置之书房前,晓雾

达士心无滞,他乡总是家。问经翻贝叶,论法指莲花。欲契真空义,先开智慧芽。不知飞锡后,何外是恒沙。

残红点点送春光,小立芳台对夕阳。莺语只闻花里面,鸥飞宛在水中央。风前绿草无人管,烟外青山底处藏。柳幄张天槐幕静,一川涨起麦云黄。

开门睹雉不敢发,滞思霾胸须澡雪。烦君初试一枪旗,救我将隳半轮月。不应种木便甘棠,清风自是万夫望。未须乘此蓬莱去,明日论诗齿颊香。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金堂石室旧徜徉,被发依然下大荒。月送婵娟华落蕊,云移缥缈湿疏篁。桓伊筝外深情酒,幼度棋边定力香。往古来今开阖眼,楼头吹面朔风凉。

帝室中兴运更赊,如闻庙议尚堪嗟。和亲费尽三公力,兵革伤残百姓家。解使亚夫营细柳,却教贾谊傅长沙。顾予岂是奔亡者,独抱寒枝愧暝鸦。

万山回合羽林军,山外旌旗望不分。欲识圣人行在所,五云随处结龙文。

千年白蝙蝠,来往扑人衣。洞黑鬼相语,天寒僧未归。岩温生石乳,烟起作林霏。城里遥看处,唯应一翠微。

娇艳醉杨妃,轻袅怜飞燕。人在昭阳睡足时,初试妆深浅。一段锦新裁,万里来何远。高烛休教照夜寒,媚脸融春艳

冷吸蝉吭露,清摇鹤背霜。

梦到天宫里。见长庚星颗,忽自月边飞至。真奏玉皇金阙道,臣已五年于此五岁。今亦欲、过宫一次。福禄寿星齐赞叹,过宫时、须过廉泉位。帝首肯,从他意。朝来鹊送檐前喜。闻廉泉、似是紫岩,螟蛉兄子。是子南轩人物样,功业行看相似。岂同祖、同闻而已。细把所闻详所梦,想天文

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渺渺冰雪尽,欣欣花柳苏。江澄炫初日,沙润茁新蒌。久客亦劳止,我行犹载驱。乾坤如许大,何处著吾庐。

雪屋吹灯然豆萁,古来壮士亦长饥。广文不得载酒去,且咏太玄庖蛤蜊。

黄绶归休日,仙郎复奏馀。晏居当夏晚,寓直会晴初。露散星文发,云披水镜虚。高才推独唱,嘉会喜连茹。月色摇春闼,香烟霭暝庐。千门传夜警,万象照阶除。少孺嘉能赋,文强阅赐书。兼曹谋未展,入幕志方摅。为奉灵台帛,恭先待漏车。贞标不可仰,空此乐樵渔。

东坡先生谪仙人,骑鲸海宇几十春。麾呵日月斥八极,笑触丰缺天不嗔。万里归来故无恙,诸公非复先朝臣。空令后世拜公像,洛阳宫阙今成尘。

君笑吾痴绝,吾知自不痴。远游陪胜士,归橐有新诗。笑觉山途近,寒因酒力迟。相从畏嘲谑,别後复怀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