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作品评述

陶者翻译及注释

翻译
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注释
⑴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⑵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⑶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⑷沾:同“沾”。
⑸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大厦:高大的屋子。

陶者赏析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虽不如“寸”字尖新,但也写出了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形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在梅尧臣以前,唐代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大都写耕织的农民,梅尧臣这首诗换了个角度,写手工业者,可以说是对自己做诗目标“意新语工”的实践。诗在写作上,打破了绝句声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风谣,这正是梅诗古朴淡泊的特色。后来有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张俞,作了一首《蚕妇》诗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主题与梅诗相同,不知是否受到过梅诗的启发。近代有很多风谣,往往通过对比显示不合理,则受梅诗影响是很明显的。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楚囚对泣欲何如,江左图王计策疏。风景不殊人自老,令人更忆管夷吾。

古诗

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古诗

异壤同羁窜,途中喜共过。愁多时举酒,劳罢或长歌。南海风潮壮,西江瘴疠多。於焉复分手,此别伤如何。

古诗

□□□□□金缕。探听春来处。

古诗

高楼出林杪,中有千载书。昔人不可见,倚槛意何如。

古诗

圣王端居总四夷,黄河妥帖东南驰。明明政化若流水,祸乱之梗谁阶基?咄哉事变异往昔,簧鼓邪说非寒饥。嚣然挟兵起田里,诛杀长吏为妖魑。绛缯烈火照山谷,摧陷焚劫何纷披。绝淮渡江徇楚荆,千里一概同倾危。汉江宫树三月赤,黄鹤低逐南飞鸱。达官贵人履霜露,宝玦夜坠珊瑚枝。

古诗

掩目新亭路,人言似洛阳。山河多改变,今古几兴亡。有观空鳷鹊。无台栖凤凰。当年足歌舞,不拟是偏方。

古诗

泸江东山山更奇,骑鲸飞仙归未归。桃花千树烂春昼,莫作韩子荒唐讥。

古诗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古诗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古诗

此手乃可怜,经月不把酒;著书又苦晚,何以图不朽?空庭坐三更,磊落垂北斗。向来历关河,万里空回首。岂知三十年,竟作越中叟!後生虽满眼,非复旧交友。形体迫衰谢,妻子亦何有?怅望怀古人,吞声死农亩。

古诗

斗柄东回六合春,尧天历象与时新。铜壶瑞气延疏漏,青辂祥风绕画轮。云里楼台高郁郁,雨中原隰碧鳞鳞。千枝彩萼梅英吐,百尺金丝柳带匀。秉籙调元功有序,在璿观妙政惟醇。仰瞻魏阙宣和会,共识皇恩子万民。

古诗

何处别时难,玉指偷将粉泪弹。记得来时楼上烛,初残。待得清霜满画阑。不惯独眠寒,自解罗衣衬枕檀。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恼乱心情半被闲

古诗

碧落香销兰露秋,星河无梦夜悠悠。灵妃不降三清驾,仙鹤空成万古愁。皓月隔花追款别,瑞烟笼树省淹留。人间何事堪惆怅,海色西风十二楼。

古诗

往在澶渊过我家,自怜凡骨走天涯。丹青始识先生面,点化何时一粒砂。

古诗

簿书有余閒,春日亦已永。况逢佳节休,朱墨得暂屏。名园跨江郊,危槛俯千顷。平芜雨初匀,弱柳风自整。芳寻寄萧散,意适忘醉醒。持觞挹花色,散策步林影。虽无歌舞妍,所爱亭馆静。佳辰天气清,泉水助幽冷。缅怀山阴会,修竹带崇岭,应知佳客临,怀抱均一骋。君看结绮地,茨棘

古诗

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虚名但蒙寒温问,泛爱不救沟壑辱。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道州手札适复至,纸长要自三过读。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使我昼立烦儿孙,令我夜坐费灯烛。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古诗

高耸心抽笔直,下蟠上锐塔圆。深入蛰龙穴处,肯傍眠牛石边。

古诗

扬子江声日夜喧,历阳树色暗郊原。车尘千里春风道,应湿襟前岱岳痕。

古诗

题诗千里问桑蓬,青雀西来信忽通。郢客阳春元和寡,绛人甲子偶相同。麒麟莫道生偏晚,鹦鹉争夸老更工。曾赴瑶池春燕否,蟠桃可及荔枝红?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