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济渎

水底微茫见贝宫,灵源直与海相通。
雪晴人立冰壶外,春暖鱼游玉鉴中。
鹤反松林巢夜月,神归蓬岛驾天风。
裴公亭上行吟处,佗日重来兴未穷。

作品评述

《游济渎》是宋代李志全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济渎水中游览时,感受到的景色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水底微茫见贝宫,
灵源直与海相通。
雪晴人立冰壶外,
春暖鱼游玉鉴中。
鹤反松林巢夜月,
神归蓬岛驾天风。
裴公亭上行吟处,
佗日重来兴未穷。

诗意:
《游济渎》以济渎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在水中游玩时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生道理的思考和体验。诗中交融了自然景色中的冰雪和鱼儿,以及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济渎为背景,描绘了冰清玉洁的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首句“水底微茫见贝宫”,运用微茫的描写手法,将贝宫隐藏在水底,给人以神秘的感觉。第二句“灵源直与海相通”,表达了水源的直接联系,展现出水与大海之间的连通性。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雪晴下人立在冰壶外观赏,以及春暖时鱼游动的情景,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强调了和谐共生的主题。

接下来的两句“鹤反松林巢夜月,神归蓬岛驾天风”,展示了自然界中神秘而潇洒的景象。鹤在夜晚归巢,融合了松林、夜月等意境,显得神秘而美丽。最后两句“裴公亭上行吟处,佗日重来兴未穷”,表达了对生活和创作的热爱,并表示兴盛的力量和希望。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融合的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诗词推荐

回首情亲处,相过濑水阳。十年能几见,一疾痛云亡。县郭山空秀,家园橘自霜。主人今已矣,鸥鹭亦凄凉。

夜阑修竹罢傅觞,清晓诜诜辑燕堂。浴冠舞童春服盛,秀眉齯齿颂声长。傅山细吐晴霏润,大斗高斟腊味香。华发他年多胜事,凤纶重叠拜恩光。

材名汉廷选,文学孔门科。不仿治安策,宜赓喜起歌。三麾老龚遂,一榻病维摩。此事悬于命,吁嗟可奈何。

江云暗悠悠,江风冷修修。夜雨滴船背,夜浪打船头。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滞并释阳渊,嫩和改阴囿。草色谁与媒,青青一何骤。美人振长袖,伫立伤年少。芳红不少留,况乃飘残照。飘零可柰何,四气如环珂。白云虽有反,不反亦已多。曲流伤直水,远荫无近柯。谁令天有汉,杳杳隔秋娥。桂林有秋色,洞庭有秋波。濯衣千仞溪,涤垢非悦眼。涓辰万里游,宁以

西风一夜号庭树,起揽戎衣泪溅襟。残角声催关月堕,断鸿影隔塞云深。数篇零落从军作,一寸凄凉报国心。莫倚壮图思富贵,英豪何限死山林。

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光阴自旦还将暮,草木从春又到秋。闲事与时俱不了,且将身暂醉乡游。

昨夜一场风雨。催促牡丹归去。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真疑洛浦。云水算、杳无重数。独倚阑干凝伫。香片乱沾尘土。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绿丛无语。空留得、宝刀翦处。

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读书尝闭户,客至不举头。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飀。云已灭无余,薪尽火不留。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师与雷居士,寻山道入闽。应将熊耳印,别授武夷君。崖罅仙棺出,江垠毒草分。他年相觅在,莫苦入深云。

江左风华推第一,王氏堂堂文献出。乌衣诸郎能少屈,尚执中司三尺律。君方色养白头亲,吴兴水陆饶甘新。卞山之下苕溪滨,一洗长安肥马尘。君不见昔人负米长勤捧檄喜,敢论州县徒劳耳。

宫阙空悬胜绝奇,天然泉石画中窥。五峰指月攒寒玉,二水流云漾碧漪。鱼鸟身如游极乐,猿猴心似发菩提。沈沈钟鼓僧閒寂,客亦忘言自得之。

婚娶不在早,在此两相宜。岂得人无妇,能如子者谁。科名图我取,家务以身支。要见看承处,颓然白发时。

红樱零落杏花开,春物相催次第来。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颓。

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檐外雨声初断。喧喧两部乱蛙鸣,怎得似、啼莺睍睆。风光流转。客游汗漫。莫问鬓丝长短。即时杯酒醉时歌,算省得、闲愁一半。

乞晓占云物,过东迁过西。已因月仰瓦,真验水平溪。齐楚自得失,短长从鹤鹥。谁能效巢穴,聊得寄诗题。

高僧夜滴芙蓉漏,远客窗含杨柳风。何处相逢话心地,月明身在磬声中。

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天晴木叶下,溪上不知还。日晚收寒雨,云轻出断山。野情双鸟外,秋水乱鸥间。回首高原暮,何时共一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