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梧州二首

小室夷之筑,荒州舜所藏。
身过冰檗苦,面带瘴茅黄。
察使临阳子,遗民笑化光。
定知廉吏传,他日一名香。

作品评述

《挽陈梧州二首》是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挽别陈梧州(一)
小室夷之筑,
荒州舜所藏。
身过冰檗苦,
面带瘴茅黄。
察使临阳子,
遗民笑化光。
定知廉吏传,
他日一名香。

挽别陈梧州(二)
十载奔波尽,
谪居江上乡。
病身方到日,
忧国已无方。
浩气凌青史,
清名遗白杨。
定知廉吏传,
他日寿昌堂。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为了挽别陈梧州而作的,分为两首。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陈梧州的离别之情和对自己官职和名誉的期盼。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描绘了陈梧州的荒凉景象,暗示着他离开了这个地方。诗中提到的"小室夷之筑"和"荒州舜所藏"暗指陈梧州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与古代传说中夷人所建的小屋和舜帝所藏的荒地相对应。诗人自比为过冰檗(苦寒之地)和面带瘴茅(黄疸)的人,表达了他在陈梧州的艰辛和困苦。诗末提到"察使临阳子",表达了诗人希望陈梧州的官员能够关注百姓的艰辛,使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二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十年奔波的心路历程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人感慨自己宦途艰辛,但仍然坚守在江上的乡里。他病痛缠身,却仍然忧虑国家的兴衰得失。诗中提到的"浩气凌青史"和"清名遗白杨"表示诗人希望自己的廉洁名声能够流传于后世,成为传世名臣。末句再次提到"定知廉吏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名声传扬的期望,并希望自己能够享受寿昌堂(长寿之地)的福祉。

赏析:
《挽陈梧州二首》通过对陈梧州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怀念和离别之情。诗人以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来表达对百姓苦难的关切,并表达了自己成为廉洁官员的愿望。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荒凉和艰苦的境况,突出了诗人对幸福生活和清廉政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将自己的遭遇与古代时代的传说相对应,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性。

此外,诗词中的廉吏情结也是宋代文人的常见主题之一。诗人对廉洁官员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

总的来说,刘克庄的《挽陈梧州二首》通过对离别之情和对廉洁官员的期望的表达,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首诗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思考和反思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社会和个人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痴儿[1]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2],青眼聊因美酒横[3]。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书意诗情不偶然,苦云梦想在林泉。愿为愚谷烟霞侣,思结空门香火缘。每愧尚书情眷眷,自怜居士病绵绵。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校于君六七年。

少年病肺不禁寒,命出中朝敢避难。莫倚皂貂欺朔雪,更催灵火煮铅丹。

竹弓鸣,雁鸭惊。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双或群聚。饮啄浮沉多态度,物情闲暇世忘机。分明一片太古时,巧伪不作民熙熙。

时光盛逼。杯盘渐渐来收拾。主人便欲连客。末后殷勤,一著怎生得。来时便有归时刻。归时便是来时迹。世间万事曾经历。只看如今,无不散筵席。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虎面豹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慱渠侬一饷癫。

清清净净祥云脚。九窍内、往来交错。谁知妙用缘无作。自然理炼成丹药。骊龙吐出神珠烁。现万道霞光罩却。虚堂莹彻添光灼。蓬莱路、有

雨洗胭脂,被年时、桃花杏花占了。独惜野梅,风骨非凡,品格胜如多少。探春常恨无颜色,试浓抹、当场微笑。趁时节,千般冶艳,是谁偏好。直与岁寒共保。问单于、如今几分娇小。莫怪山人,不识南枝,横玉自来同调。岂须摘叶分明认,又何必、枯枝比较。恐桃李、开时妒他太早。

为人心切屡忘家,力量方知有等差。莫信空山葬冠剑,且吟古屋画龙蛇。

见说岩中雪色猿,啸声时出翠微间。不看新月初三夜,却觅当时旧玉环。

柳线穿来网上鱼,宽偿所直办朝厨。烹鲜不及为亲养,一笑分羹问二雏。

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划如太华当我前,跛牂欲上惊崷崒。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右坊左里远相求,东度南登称意游。已著连峰妨目极,不应疾雨使心休。

但欲有衣存妓妾,不愁无帐列生徒。

月落画桥西,花影柳阴相亚。把住常娥问道,是谁家亭榭。天边处士少微星,正在杏花下。斜卓参旗一片。作草堂春夜。(右春夜)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

万乘回辕入未央,六花迎驾舞康庄。都人失喜瞻天仗,旱俗相呼候岁穰。百局桥山方暴露,两宫长信正凄凉。去年群玉题诗处,独倚栏杆泪几行。

王者应无敌,天兵动远征。建牙连朔漠,飞骑入胡城。夜月边尘影,秋风陇水声。陈琳能草檄,含笑出长平。

霜月和银灯,乍送目楼台,星汉高下。爱东风、已暖绮罗香,竞走去来车马。红莲万斛,开尽处、长安一夜。少年郎、两两桃花面,有馀光相借。因甚灵山在此,是何人、能运神化。对景便作神仙会,恐云轩且驾。思曾待、龙楼俯览,笑声远、洞天飞斝。向东来、尤幸时如故,群芳未开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