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真求赞

古澗退潦,寒林著秋。
山空云自在,水净月相投。
向道底心非世用,更嫌何处不风流。

作品评述

《禅人写真求赞》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禅修者在幽静的山谷中的景象,表达了他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禅人写真求赞
古澗退潦,寒林著秋。
山空云自在,水净月相投。
向道底心非世用,更嫌何处不风流。

译文:
古澗的水退去,寒冷的林木沐浴着秋天的色彩。
山峰空空,云自由自在,水清澈,月光相映。
我心向往于追求道理,而非追求世俗的功用,更加讨厌哪里不风流动人呢。

诗意:
这首诗词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禅人观察着古老的山谷,看到潺潺流淌的水退去,林木在秋天的装点下变得寒冷而美丽。山峰之间没有遮挡,云自由地在天空中飘荡,水清澈见底,与明亮的月光相互辉映。禅人将自己的内心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认为修行的真谛不在于追求世俗的功用,而是寻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他认为任何地方都有风流动人之处,宇宙间的美丽无处不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禅境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禅修者对内心自由和追求真理的向往。古澗的退潦、寒林的秋色,以及山空云自在、水净月相投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禅人通过观察自然,体悟到心与自然的共通之处,将自己的心境与外在世界相融合。他强调追求道理的本质,超越世俗功利的眼光,认为真正的风流之处无处不在。

这首诗词以简约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和禅修者的内心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以及超脱尘世的修行之道。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超然的感觉,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二女空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越冈连越井,越鸟更南飞。何处鹧鸪啼,夕烟东岭归。岭外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鹧鸪啼别处,相对泪沾衣。

偶闻《渌水曲》,欲托黄金徽。弦手不相应,心随别鹤飞。

花下春光正好,柳边春色才多。雨声日夜长沧波。暗地芳心滴破。拍拍浪飞白雪,冥冥山点青螺。汀兰岸芷有情麽。还惜江城春过。

我来秋浦政逢秋,梦里曾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著州尼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时陈蔡畏邻强。庸谋但解遮贤路,不解迎贤谋自昌。

流水一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竹摇清影。往古与来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挂遥山冷。

方令庚生初皎皎。珠帘钩上华堂晓。十二栏干多窈窕。妆欲妙。玉篦偷学娥眉小。扰扰时人随兔走。十人皆望菱花照。瑞荚莫嫌生得少。圆未了。已圆却恐佳期窎。

猴鹤沙虫道并消,谁分粪壤与芳椒?昨来皖水三河变,堪痛阿房一炬焦。勾践池边醪易醉,田横墓上酒难浇。同袍才俊雕零尽,苟活人间只自嘲。

春雨暗重城,讼庭深更寂。终朝人吏少,满院烟云集。湿鸟压花枝,新苔宜砌石。掾曹富文史,清兴对词客。爱尔蕙兰丛,芳香饱时泽。

自掺江南袂,思公岁月徂。书来怀棣萼,老去重葭莩。东粤仍闽粤,当湖遂镜湖。堂成随一相,浮世竟何须。

唐虞千古旧规模,周孔谁云不丈夫。幸自家风皇极教,未消宗派祖师图。

猗猗梧桐树,前日繁花馥。西风不相饶,影疏不可暴。坐看一叶落,余怀念群木。漫有千岁忧,流光如急毂。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雷霆走业锐,斧钺下青冥。江城今夜客,惨淡飞云汀。

怅望鸾舆不复还,令人疑尽九疑山。朱弦一断南风操,粉泪长留楚竹斑。往事悠悠流水去,空祠寂寂暮云闲。客情吊古多悲恨,趣理归舟溯碧湾。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

当年饯腊有秋茶,添却庭梅点岁华。争喜小儿仍爱客,只嫌老子不归家。池塘无梦伤春草,门巷多时厌雪花。贫病亦知难慰意,漫图枯木向君夸。

晓日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深殿卷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嵩呼齐祝恩如海,散八阳和满世间。

予年四十四,发白成衰翁。非有高盖车,曷与贤者同。嗟予出寒远,家世尝力农。十九登科第,圣彀参英雄。十年出吏选,校书逢陼中。天子设采拔,谓有谏诤风。既叨言责地,蹇蹇思匪躬。窃不自度量,语剡奸邪胸。一毫抗千钧,摈落无流踪。同时皆骧首,金紫班著崇。唯予守长乐,幸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