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桃花园里桃花灿烂,
无数花瓣飘飞如焰。
为了欣赏芬芳笑容,
与温枝树一同留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桃花灿烂的景象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无数的花瓣如火焰般在空中飞舞。诗人心生欣赏之情,决定与温枝树一同驻足于花园中,不愿离去。

整首诗以形容词修饰桃花的美丽和灿烂,通过动词的运用和描绘花瓣飞舞的场景,突出了桃花园的热闹和喜庆气氛。诗人的情感则表达了对美的欣赏和留连不舍的心情。

此诗用词简洁明了,意境清新,透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丽和欢乐的渴望和追求。全诗充满了浓厚的春天气息,给人以愉悦和舒畅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寄托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珍视。

作者介绍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苏颋的轶事典故

思如泉涌

  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

不让前朝

  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时。如今朕有你和李乂,也不比他们逊色。”

子过其父

  宋璟与苏颋一同执政时,关系融洽。苏颋遇事多谦让宋璟,对宋璟提出的意见,也尽力襄助。宋璟对人道:“我与苏氏父子,前后同时为相,苏仆射(苏瑰)宽厚长者,乃是国器。然而在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处理政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颋胜过他的父亲。”

不易忠节

  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司马皇甫恂出使蜀地,索取库钱,购买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等物,苏颋却不肯给钱。有人劝道:“您远离京都,不要忤逆皇帝。”苏颋道:“英明的皇帝不会以私人喜爱来夺取公众利益,我又怎能因远离京都而改变忠臣的节操?”

遗书止寇

  巂州蛮酋苴院勾结吐蕃,欲入侵唐朝。苏颋时任益州长史,他抓获一个间谍,不顾官吏出兵征讨的请求,修书给苴院,道:“不要这么做!”并将间谍送还。苴院羞愧不已,从此不敢再动入侵之念。

玄宗罢猎

  苏颋出葬时,唐玄宗在咸宜宫游玩,正欲前去打猎,得知消息后,悲伤的道:“苏颋今日下葬,我怎忍心去游乐。”于是返回宫中。

苏颋的家庭成员

父亲:苏瑰,官至尚书左仆射。

兄弟:苏诜,官至徐州刺史。

兄弟:苏冰,官至虞部郎中。

兄弟:苏乂,官至职方郎中。

苏颋的生平

早年经历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702年(长安二年),苏颋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

累任要职

  706年(神龙二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不久,苏颋改任太常少卿。

  710年(景云元年),苏瑰病逝。唐睿宗命将苏颋夺情,授为工部侍郎。苏颋上表推辞,唐睿宗又命李日知前去传旨。李日知回奏道:“臣见到苏颋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说什么,担心他会发生意外。”唐睿宗只得允许苏颋守孝三年。

  713年(开元元年),苏颋守孝期满,就任工部侍郎。后来,唐玄宗问宰相道:“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先例吗?”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贤能,何必计较其资历呢?”唐玄宗遂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又让他袭爵许国公。

担任宰相

  716年(开元四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宋璟为人刚正,对很多政务断然裁决,苏颋则顺从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若有没想到或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会上前协助。

  718年(开元六年),唐玄宗下诏严禁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熔铸为式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各项交易几乎停止。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建议由太府出钱二万缗,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并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使得良钱流入民间。

  719年(开元七年),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修筑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唐玄宗同意,但苏颋极力反对:“根据礼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墓,已经受到指责,只是当时无人指出它的过失,现在怎能重犯这样的错误!臣等对此再三劝谏,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悦,赏苏颋绢帛四百匹。

晚年生活

  720年(开元八年),苏颋被罢为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当时,蜀地凋敝,百姓流离。苏颋到任后,招募戍卒,开掘盐井,冶炼铁器,通过盐铁来赚取钱财,购买谷物,充实粮库。

  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苏颋随驾前往,并撰写朝觐碑文。十二月,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务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诗词推荐

主人呼酒开新屋,绿水绕门光泬寥。山气隔溪浑似雨,沙禽喧浦欲生潮。江人击鼓祠荒庙,野客载花归断桥。拂石闲吟待明月,茶烟如缕竹萧萧。

玉川破屋数间洛城中,一时际遇赤尹昌黎公。赠以大篇意甚侈,不数李渤温造兼石洪。买羊沽酒分俸给,时攀绿駬下虚空,月天桃李醺春风。岂惟百世之下知卢仝,并使长须赤脚名无穷。谁其画者善游戏,不画卢仝画奴婢。想见煎茶七碗时,此曹颇亦沾余味。

系水接天三万顷,晚山连树一千重。呼它小艇过湖去,卧看斜阳江上峰。

穷愁终日竟胡为?老健人间自一奇。每驾柴车游古寺,间骑竹马伴群儿。登临兰渚流觞地,萧散狐泉冷饼时。綀布单衣白羽扇,路傍人总道相宜。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中兴以前作山水,只说李成与郭熙。谁知淳熙有此老,健笔不减巨然师。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檨,清溪倒照映山红。

一刻之閒直万金,苦无不可共幽襟。成年不作西湖想,听得啼莺不自禁。

今节无过七夕,今年已隔三宵。奔驰五百里而遥。行止非人所料。月入尊罍楚楚,风生襟袖飘飘。不须抵死_河桥。对月临风一笑。

自问从初,少年如何,每每所为。好细寻重想,当时做作,恐违天地,或昧神祗。及至如今,恁貌颜将耄,限尽临头著甚医。还知否,有圣贤三教,莫也堪随。*中认这慈悲。更长*名香寝见知。把净清灵密,耀明囗显,一齐速练,下手修持。口印金科,心传玉诀,旧业除消诚未迟。搜前路

一樽聊接故人欢,百岁堪嗟鬓渐残。莫见白云容易爱,照湖澄碧四明寒。

鹅州城东古梅树,鳞甲满身如老龙。冷霜极冷欺不得,春风吹作玉玲珑。

春睡腾腾,觉来鸳被堆香暖。起来慵懒。触目情何限。深院日斜,人静花阴转。柔肠断。凭高不见。芳草连天远。

柳眼偷看梅花飞,百花头上东风吹。壑源春到不知时,霹雳一声惊晓枝。枝头未敢展鎗旗,吐玉缀金先献奇。雀舌含春不解语,只有晓露晨烟知。带露和烟摘归去,蒸来细捣几千杵。捏作月团三百片,火候调匀文与武。碾边飞絮捲玉尘,磨下落珠散金缕。首山黄铜铸小铛,活火新泉自烹煮。

春溜泱泱初满池,晨光欲转万年枝。楼台四望烟云合,帘幕千家锦绣垂。风过忽闻花外笑,日长时奏水中嬉。太平谁谓全无象,寓在群仙把酒时。

红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肯忆故人姝。

我看繁讼频搔首,君富才明见亦常。尚有闲襟寻水石,更留佳句似池塘。松苗地合分高下,凫鹤天教有短长。徐上青云犹未晚,可无音问及沧浪。

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罣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钵饭糁桃花,釜羹烹野菜。吃了日烘烘,曝背茅檐下。佛法身心烂似泥,千圣眼觑无缝罅。吽吽,伎死禅和,唤起来打。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