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上多青楸,北邙山下有荒丘。

出自明代汪广洋的《过北邙山》

出自明汪广洋的《过北邙山》

拼音和注音

běi máng shān shàng duō qīng qiū , běi máng shān xià yǒu huāng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荒丘:荒凉的山丘、土丘。土地贫瘠,杂草丛生。

邙山:即北邙山。一作北芒,也称芒山、郏山、北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汉魏以来,为王侯公卿归葬之处。三国魏应璩《与程文信书》:“南临洛水,北据邙山。”

汪广洋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原诗

北邙山上多青楸,北邙山下有荒丘。

青楸摇落荒丘在,风雨凄凄狐兔愁。

诗词推荐

花月今朝朔旭前,桂轮普转满天边。枝花馥郁清香在,乌鹊从来同夜蟾。

平生偏好酒,劳尔劝吾餐。但得杯中满,时光度不难。

建置茗饮利无穷,除去睡魔捷如攻。满箧龙团重绝品,平视紫笋难为同。定知一啜爽神观,执热往往腋生风。破碎月轮午窗底,危冠欲堕呼樵童。成仁岂惮粉身骨,收取祛烦疗疾功。开陈作经忆桑苎,闭眼便觉精神通。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霖作商岩雨,薰来舜殿风。

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我若化龙君作浪,信知何处不相逢。

浮生何处不蘧庐,且喜飘然乍卜居。一室未应忘洒扫,四邻聊复认亲疎。荔蕉饷客还堪饱,笋蕨登盘莫原余。有意相寻即扶杖,无烦赤足致双鱼。

烛彩花光明似昼。罗帏夜出倾城秀。红锦纹茵双凤斗。看舞后。腰肢宛胜章台柳。眼尾春娇波态溜。金樽笑捧纤纤袖。一阵粉香吹散酒。更漏久。消魂独自归时候。

君家沧海外,一别见何因。风土难知教,程途自致贫。浸天波色晚,横吹鸟行春。明发千樯下,应为更远人。

曲生奇丽乃如许,酒母秾华当若何。向人自作醉时面,遣我宁不苍颜酡。得非琥珀所成就,更有丹砂相荡磨。可怜老杜不对汝,但爱引颈舟前鹅。

对镜传神了不殊,岘山黄落数峰孤。既能咫尺成千里,何必吾家十幅图。

夜按双娃禁曲新,东西箫鼓接云津。舞衫未换红铅湿,歌扇初移翠黛颦。彩槛烛烟光吐日,画屏香雾暖如春。西楼月在襄王醉,十二山高不见人。

百尺寒泉浸崖腹,藓蚀题名不堪读。只今此味属谁论,自把铜瓶汲新渌。

天色未清霁,浮云翳层空。蒙胧玉盘质,仿佛擘絮中。琼宇本莹彻,一发不可容。胡为受掩盖,万象归冥蒙。谁能召风伯,扫氛有余功。中天悬清光,娟娟万里同。

十日花时九雨风,年年百五病愁中。春寒不禁香箦火,红归青烟忆汉宫。

吾生如寄耳,岭外亦闲游。赣石三百里,寒江尺五流。楚山微有霰,越瘴久无秋。望断横云峤,魂飞咤雪洲。晓钟时出寺,暮鼓各鸣楼。归路迷千嶂,劳生阅百州。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只有貂裘在,犹堪买钓舟。

纷纷肉马上青天,骥耳双垂亦可怜。郊岂因穷吟遂辍,荬虽不第策犹传。会须有集鸣当世,肯为无媒怨盛年。斗气烛君文卷里,更于何处觅龙泉。

少日逢春一味痴,轻鞭小袖趁芳时。常过茶邸租船出,或在禅林借枕欹。名妓难呼多占定,好花易落况开迟。身今惟悴投空谷,悔不当年秉烛嬉。

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