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公迳二首

江行十日厌船迟,却换篮舆蹈路泥。
江水别来才两日,陈公迳下再相随。

作品评述

《过陈公迳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行十日后对船的厌倦,他选择下船,换乘篮舆,蹚过泥泞的小路。然而,仅仅两天后,他又重新回到了江边,再次跟随着陈公迳。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行程和交通方式的变化,表达了他对船的艰辛和厌倦,以及对陈公迳的向往和追随。诗中的江水和陈公迳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象征。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行十日厌船迟,
After ten days of traveling on the river, I grew tired of the slow boat,
却换篮舆蹈路泥。
So I changed to a sedan chair and walked through muddy paths.
江水别来才两日,
But just two days after leaving the river,
陈公迳下再相随。
I followed Chen Gongjing's path once again.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表达了诗人对船的疲惫和对陆地的向往。船行十日,让诗人感到厌倦,他选择换乘篮舆,蹚过泥泞的小路,希望能够有新的体验和感受。然而,仅仅两天后,他又回到了江边,重新跟随陈公迳,这表明诗人对陆地的向往并没有持续太久,他又回到了熟悉的环境中。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对比与变化:诗中通过对船和篮舆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新鲜事物的渴望和对旧有事物的疲惫。这种对比和变化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2. 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对船和陆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他对船的厌倦和对陆地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由和变化的追求。

3.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的江水和陈公迳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象征。江水代表着船的旅行,而陈公迳则代表着陆地的归属。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船和陆地的对比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变化的追求,以及对陈公迳的向往和追随。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情感表达也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深度。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遂令高卧人,欹枕看儿戏。

阆苑瑶台指旧居。当年一念别仙都。庆门曾梦得明珠。赋畀已教尘累浅,修持更与俗缘疏。慧心从此悟真如。

通道复通玄,名留四海传。交亲一拄杖,活计两空拳。要果逡巡种,思茶逐旋煎。岂知来混世,不久却回天。

万钥深深待驾临,府藏戈甲库黄金。规恢画饼翻增弊,孤负先皇一片心。

松影侵坛琳观静,桃花流水石桥寒。东风吹过双蝴蝶,人倚危楼第几阑。

从来猛虎性坚刚,据石依林死不僵。何待寒林班侍者,千年陪葬祖师傍。

故人有游子,弃掷傍天隅。他日怜才命,居然屈壮图。十年犹塌翼,绝倒为惊吁。消渴今如在,提携愧老夫。岂知台阁旧,先拂凤凰雏。得实翻苍竹,栖枝把翠梧。北辰当宇宙,南岳据江湖。国带风尘色,兵张虎豹符。数论封内事,挥发府中趋。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

城西去天才尺五,溯游从之不修阻。西湖春水涨旧痕,葡萄盎盎浮春醑。鱼成队阵影虚游,禽呼友朋声乐与。船行是处有佳趣,芳草和烟为断浦。小桥曲径能深幽,疑在阆风与玄圃。花飞犹有半妆在,柳长尚作画眉妩。酒中之仙仅八人,把杯谁是湖山主。楼台倒影俯清漪,密树摇风翠交舞。

书肘讵容掣,筝柱不可胶。付事多其防,职业自寂寥。颇思圆机士,细苛举纲条。宰邑古难之,茹苦耐煎熬。百抑不一扬,推波益惊涛。由来法愈密,只为下所操。一饥驱我出,铜墨强折腰。捩翅著笼中,侧睨鹏冲霄。平生有知己,持橐贰铨曹。君来定倒屣,道我不自聊。原推变通术,雾雨

共知行处乐,犹惜此时分。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寒城初落叶,高戍远生云。边事何须问,深谋只在君。

兰若生祠付百年,曾将秀笔纪夤缘。涪江口口歌遗爱,碑版悬知四裔传。

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窗迥有时见,檐高相续翻。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烟云深处作生涯,回首人间岁月赊。留得朱颜凭绿酒,扫空白发赖丹砂。七弦指下泠泠久,双袖风中猎猎斜。他日相寻不知处,会从渔父问桃花。

在昔岷峨神,龙文而马首。云迷夏禹从前宅,雪压姜维最后城。山外浮云云外城,江边羌角水中声。谁道图书府,不通毡罽乡。

翠钿帖靨轻如笑,玉凤雕钗袅欲飞。拂晓贺春皇帝阁,彩衣金胜近龙衣。

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青袍似葑田。

紫薇花底人,去作泉下梦。佳城闭青春,风木号永痛。寒泓孰出之,甘冽可抱甕。乃知主地神,效此清净供。汲引入中廚,色味胜乳湩。老龙来试诗,事有万钧重。寄声松大夫,并语石翁仲。俱修护持职,以遗云来用。

玉线穿三穴,金针透九关。自然得见内容颜。云神凭朱栏。正看琼花烂熳。蓦地青衣叫唤。紫微诏下赴蓬莱。仙籍已安排。

欲说宗乘正,不落凡兼圣。有无俱不到,截断邪师柄。

醉倚危栏望海鲸,乍看潮落又潮生。眼中世界粟来大,身外乾坤叶样轻。鸥鹭行藏无俗迹,鱼龙变化讵虚声。冥搜误入蛮烟去,只恐梅花句未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