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末元初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十》
拼音和注音
shǎo líng zì yǒu lián chéng bì , zhēng nài wēi zhī shí wǔ f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自有:自身拥有的,本来就是自己的。
少陵:汉宣帝许后之陵。因规模比宣帝的杜陵小﹐故名。指唐诗人杜甫。杜甫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连城:连城是汉语词汇,拼音lián chéng,解释为毗邻的诸城。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原诗
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