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聿修商子常

欲作新诗挑两公,含毫不下思先穷。
贪逢大敌能无惧,强画修眉每未工。
畏病忍狂妨痛饮,晚云朝雨滞晴空。
正须好句留春住,可使风飘万点红。

作品评述

《赠王聿修商子常》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欲作新诗挑两公,
含毫不下思先穷。
贪逢大敌能无惧,
强画修眉每未工。
畏病忍狂妨痛饮,
晚云朝雨滞晴空。
正须好句留春住,
可使风飘万点红。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师道写给王聿修和商子常的赠诗。诗人表达了自己要创作新的诗歌,选择两位公子为对象,以期能够达到前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他表示自己没有丝毫懈怠,思考着先贤们的成就。诗人勇于面对困境,不畏惧遇到的强大对手。他提到自己勉力描绘眉毛,却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诗人坦然接受疾病的折磨,忍受痛苦的饮酒,晚云和晨雨阻碍了晴朗的天空。他希望能够创作出好的诗句,让春天停留下来,使得风中飘扬的红花点缀万物。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自身的要求。诗人想要在创作中超越前辈,因此挑选了两位公子为创作对象,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诗中的“含毫不下思先穷”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和成就的钦佩和思考,意味着他在诗歌创作中不断追求突破。诗人表现出勇敢面对困难和强敌的精神,不畏惧挑战,这种胆识和自信也是他在创作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诗人还提到自己画眉的努力和追求,表现出他对完美和境界的追求,但也坦然接受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诗中还描绘了诗人忍受疾病的痛苦和晚云朝雨带来的困扰,这些都是他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最后,诗人希望通过创作出优秀的诗句,让春天的美好停留下来,使得风中飘扬的红花点缀整个世界,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创作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诗人创作追求和生活困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赠王聿修商子常》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表达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他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诗词中的“欲作新诗挑两公”,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创作中超越前辈的愿望。他希望能够选择两位公子为诗歌的对象,以达到前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诗人表示自己“含毫不下思先穷”,表明他在创作中毫不懈怠,思考着先贤们的成就。这句话传达了对前人智慧和成就的钦佩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身创作的严谨态度。

诗词中还提到诗人贪图遇到强大对手时能够无所畏惧,这展示了他勇于面对困境的精神和自信心。诗人还提到自己勉力描绘眉毛,却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显示了他对完美和境界的追求,但也坦然接受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

诗人坦然面对疾病的折磨,忍受痛苦的饮酒,同时晚云和晨雨阻碍了晴朗的天空。这些描写展示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阻碍,但他依然坚持并寄望于创作出优秀的诗句。

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优秀诗句能够留住美好的春天,使得风中飘扬的红花点缀整个世界。这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创作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凤麟胶尽夜如何,共叹先生剑解多。几度吊来唯白鹤,此时乘去必青骡。图中含景随残照,琴里流泉寄逝波。惆怅真灵又空返,玉书谁授紫微歌。

东幸方过沛,南巡乃至衡。翠华临楚地,黄屋驻樊城。云以朝歌白,河因夜渡清。宁知天子贵,别有故乡情。

幸有绨袍恋故人,不应回棹遽忘情。相逢且话十年事,此别又成千里行。归去我犹惭靖节,催科谁解恕阳城。黄堂今有仁人在,璧水当年盖已倾。

宝钗整鬓双鸾斗。睡未醒、熏风襟袖。彩丝皓腕宜清昼。更艾虎、衫儿新就。玉杯共饮菖蒲酒。愿耐夏、宜春厮守。榴花故意红添皱。映得人来越瘦。

求己甚忘筌,得之经浑然。僻能离诡差,清不尚妖妍。冷澹闻姚监,精奇见浪仙。如君好风格,自可继前贤。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果且无彼我,安用分封疆。胡公历阳来,气焰何可当。威严走邸吏,不露太守章。锦衣荣会稽,暮雨成高唐。观望改侪辈,鸡群鹤昂昂。斯民苦兵火,有意哀劳伤。岂无九转丹,为助千金方。古来记循吏,不称苟道将。杀弟自取酷,防人人所防。子潜去少室,渊明

犹及相逢鬓未华,故乡春尽不须嗟。园林处处生新草,风雨年年送落花。高树书寒归有鸟,小溪湍急走如蛇。方知傲世不在隐,高枕北窗闻打衙。

旧居无旧邻,似见故乡春。复对别离酒,欲成衰老人。客衣频染泪,军旅亦多尘。握手重相勉,平生心所因。

□满湘江云莹空,纷纷长对水溶溶。日西遥望自归处,尽挂九疑千万峰。

盛唐圣主解青萍,欲振新封济顺名。夜雨龙抛三尺匣,春云凤入九重城。剑门喜气随雷动,玉垒韶光待贼平。惟报关东诸将相,柱天功业赖阴兵。

雨余天定澹澄瀛,及此秋郊一日晴。轩盖翩翩度林影,笙箫隐隐杂溪声。风随广席歌呼转,云满高台步武生。记取今年作重九,丹崖绝壑是神清。

虫有报雨蛙,竹树能攀援。青褐随所处,肤如凝脂鲜。长颈而方颔,顾盼升高颠。久晴初得雨,清声满林园。红蕉映白日,碧苇覆清泉。幽居乐清净,饮露如风蝉。俯视蝦蟆辈,迥然异凡仙。能鸣复善晦,所贵身名全。

二气工夫,河车搬入昆仑脑。世人谁晓。此是玄元道。存得阳精,年老身不老。三田饱。行功都了。拂袖游蓬岛。

夜梦集山寺,二三佳友生。相顾惨不乐,若有千里行。在门仆整驾,临道骓嘶鸣。我友顾谓我,天寒戒晨征,迟速要当到,徐驱勿贪程;丁宁及药饵,依依有余情。邻钟忽惊觉,鸦翻窗欲明。作诗谢我友,有使频寄声。

沧海横流泽有鸡,微生偶出一当熊。千艘梭织怒涛上,万幕笳吹明月中。屠罢长鲸波尚赤,战归骄马汗犹红。谁知春晚周郎老,更与东皇乞好风。

三两人家松柏林,翁垂霜发媪钗荆。儿耕妇织输官了,山茗村醪乐此生。

晓营金革列周遭,大纛长牙拥帐高。虎豹用韬传妙略,龙蛇供阵役群豪。言初抚处如萧纩,恩尽均时若楚醪。敢谓施行剪诸盗,亡之才比一牛毛。

衰迟何幸得同朝,温劲如君合珥貂。谁惜异材蒙径寸,自惭枯枿借凌霄。光风泛泛初浮水,红糁离离欲缀条。后日一樽何处共,奉常端冕作咸韶。

关畔春云拂马头,马前春事共悠悠。风摇岸柳长条困,露裛山花小朵愁。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莫道如云稼,今秋云不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