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轼的《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二)》
拼音和注音
luò yì cóng lái tiān dì zhōng , sōng gāo cāng cuì běi máng h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从来:(副)一直;历来:他~不骄傲|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
苍翠:(形)深绿色:山峦~|松柏~|雨后的山峦,~欲滴。[近]碧绿。[反]枯黄。
地中: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大地的正中。泛指地理位置居中。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原诗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