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当西曲变歌三章(其二)》
拼音和注音
kuáng lán nì wǒ shǒu , kuáng jiǔ nì wǒ x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狂澜:(名)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挽~于既倒。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狂澜溺我首,狂酒溺我心。
柳花不煖鸳鸯衾,屏山隔灯千丈岑,下有密网罗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