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还家策,故乡吾太和。

出自宋代刘过的《阙景初进纳长安相值于西采石话及家事因与对酌》

出自宋刘过的《阙景初进纳长安相值于西采石话及家事因与对酌》

拼音和注音

wèi yǒu hái jiā cè , gù xiāng wú tài h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故乡:(名)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近]家乡。[反]异乡|他乡。

未有:未有wèiyǒu意思是没有。

太和:1.见“太和”。2.亦作“大和”。3.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4.谓太平。5.和睦。清恽敬《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6.魏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明帝继体承统,太和改元,德泽流布也。”7.雅乐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原诗

未有还家策,故乡吾太和。

龙洲沙石健,快阁水云多。

场屋科名累,江湖岁月磨。

茅柴一杯酒,相对奈愁何。

诗词推荐

不见花开处,香浮七里村。试从负外觅,端是有山樊。

夔门春水拍天流,人日倾城踏碛游。古庙虫蛇穿画壁,竹风溪雨共啾啾。

出头自合持文柄,失脚因循作吏师。记取舂陵好邦伯,临风对月有清诗。

那知身百岁,未办屋三间。见客慵开口,逢僧托买山。喜无他志愿,幸不碍清闲。社燕秋鸿里,人生各有还。

秦祸滔天,鲸汹九渊。沦胥以颠,而我谓不然。如公之贤,泰山岿然。奔流百川,何伤乎一卷。野史所编,人心之传。匪石则迁,谁为之燎原。两家之先,义比仲连。览此卷焉,不知其涕涟。

修篁绿水已成阴,秀柏凌霜尽直寻。今日思人还爱树,岁寒颜色岁寒心。

一春强半病,颇废山泽游。今晨忽良已,风日亦清柔。朝餐具冷饼,瘦骨辞重裘。稚荷出沟港,芳杜满汀洲。勿言酒苦薄,一笑失百忧。且当咏寻壑,讵必赋登楼。

向来地暖见东嘉,带叶红梅殿岁华。不似青春三月暮,南枝梅子北枝花。

阿兄书到梁,尽岁室悬磬。公无苦诗穷,我固待天定。扶持共竹语,寂寞扫花迳。须公说江湖,小雨狎鸥瞑。

上人片云孤,贱子亦萍踪。两枝同社莲,千岁后凋松。今年九华山,去年五老峰。江南好风景,但愿长相从。

西湖仙人莲叶舟,又见石山移海流。老龙卷水青天去,小朵莲峰共上游。

投罾政尔不能逃,偶逭还遭别网要。此意岂能知数罟,不能他日且今朝。

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春官宗伯鲁诸生,翰苑纶闱占大名。一代典谟资润色,满朝文物仰悬衡。分班月殿趋金马,侍宴天池见五鲸。即日云屏应隔坐,不须东观待书成。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掘沟引水浇蔬圃,插竹为篱护药苗。杨柳如丝风易乱,梅花似雪日难消。

周穆八荒意。汉皇万乘尊。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瑶水闻遗歌。玉杯竟空言。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

花残晚壑风,烟寺一声钟。若能从此人,直下悟心宗。

天窦膏肓在羽衣,寂寥于蒍讵能医。当时宇宙皆声色,不梦阳台一紫芝。

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