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歌

霜重榆关下角鹰,水寒蒲类半成冰。
马嘶部落征笳动,夜月穹庐泣李陵。

作品评述

《伊州歌》是明代肃靖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重榆关下角鹰,
水寒蒲类半成冰。
马嘶部落征笳动,
夜月穹庐泣李陵。

译文:
冬天的霜重重地覆盖在榆关下的角鹰,
寒冷的水使蒲草几乎变成了冰。
马嘶声响起,部落中的征战号角吹动,
夜晚的月亮在穹庐上哭泣着为李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争时期的景象,通过描写寒冷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的动荡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苦和对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的哀思。

首先,作者以自然景物来烘托战争的残酷。霜重榆关下角鹰,形容了寒冷的冬天,霜雪覆盖在榆关下的角鹰上,象征着战争环境的严酷和残酷。水寒蒲类半成冰,则描绘了水面已经冻结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寒冷与冰冷的气氛。

其次,作者通过描写战争的动态来表现战争的紧张氛围。马嘶部落征笳动,马嘶声和征战号角的吹动,使整个部落充满了紧张和战斗的气息。这种描写方式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紧迫和不安。

最后,作者通过夜晚的月亮和穹庐来表达对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的哀思。夜月穹庐泣李陵,夜晚的月亮伴随着穹庐(士兵的住所)上的哭泣声,传达出对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将士的悼念之情。李陵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作者借用他的名字来象征所有战争中的英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环境、战争的动态和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和对战争中牺牲英雄的哀思。它既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又传递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牺牲者的敬意。

诗词推荐

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虚沙归岛屿,寒浪漱窍隙。下过白鱼尾,上有苍獭迹。平岗自相连,野箨鸣风栎。

城外晴风卷薄尘,传言都道踏青人。繁华满目开如锦,惟此宫中不见春。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疏。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情性僻难改,愁怀酒为除。谁能思此计,空备满床书。白日逍遥过,看山复绕池。展书寻古事,翻卷改新诗。赊酒风前酌,留僧

峨峨岸东山,躣来势奔虬。横约一溪水,抱邑止复流。近郭看逾好,向望此其尤。翠展曲屏宽,一目千里收。此山此水水,我歌我来游。知不市声杂,亦忘溪上幽。方将解其缚,于焉我何求。

闲苑深迷,趁香随粉都行遍。隔窗花气暖扶春,只许莺莺占。烛焰晴烘醉脸。想东邻、偷窥笑眼。欲寻无处,暗掐新声,银屏斜掩。一片云闲,那知顾曲周郎怨。看花犹自未分明,毕竟何时见。已信仙缘较浅。谩凝思、风帘倒卷。出门一笑,月落江横,数峰天远。

野步出茆斋,闲行坐石台。久悲乡路远,犹喜杏花开。鸥鹭皆飞去,帆樯何处来。因凝千里目,落日尚徘徊。

吴淞江口海门东,万里京师咫尺通。白柁红旗三月浪,紫箫花鼓午潮风。

一年春色已摧残,水满陂塘草树寒。转觉归愁消不得,杜鹃声里泪阑干。

分地因天各有宜,财成辅相只当为。相忘禄产沾濡重,{白卑}{白卑}浑浑自不知。

瀑煮春风生意长,梅花吹雪入诗香。夜寒记得僧房梦,修竹半窗云一床。

溪水留我住,溪月愁我皈。望後月更佳,昨宵未为奇。大都月色好,一岁能几时。人散长是早,月来长是迟。初出如大瓮,才露金半规。不知独何急,下如有人推。忽然脱岭尖,行空安不危。似爱溪水净,下浴青琉璃。明珠径余尺,沈在千顷陂。我欲剌双手,就溪取团晖。白小忽乱跳,碎作

钟巳楼头动,灯犹帐外残。霜浓愁枕冷,病起觉衣宽。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君恩等天地,应许纳微官。

和调失黏诗句,按摸出格文章。尽可追陪党进,不消更觅君房。

跌荡四千首,流行宇宙间。国风几曾熄,圣笔不能删。

艳杏夭桃两行排。莫携歌舞去相催。次第未堪供醉眼,去年栽。春意才从梅里过,人情都向柳边来。咫尺东家还又有,海棠开。

龆齓谈经动圣聪,山川英气向来锺。中书落笔万人绕,天陛赐袍千载逢。利锁名缰身半老,酒徒诗社意偏浓。莫欺犬子倦游久,得志犹能通筰邛。

东嘉海上孕瓌怪,之子人英晦当代。发之辞章聊一噫,雷鼓霜钟警聋聩。投吾夜光敢不拜,相期过高幸少杀。君家风鉴严简汰,顾吾衰迟积尪瘵。久隐墙东慕牛侩,绝望仲华安石辈。老矣狂奴犹故态,清思屡遭俗子败。絮衣棘径动罥碍,京尘浼人更难奈。行拏一舟犯滂湃,五斗无余杂糠稗。

征盖霜空迥,飘摇迎塞鸿。虏牙侵海角,汉节下天中。酒薄阴山雪,裘寒易水风。边声不可听,归思浩无穷。

奉劝同流听仔细。断荤戒酒全容易。不恋浮财浑小事。深可畏。轻轻独著无明起。大抵色心难拚弃。算来断制须由你。便把如雠如活鬼。宜远离。至於梦寐须回避。

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