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赴徐氏燕集

已雪犹阴更逆风,斜川略彴断行踪。
瑶台贝阙三千丈,玉树琼林一万重。
学子经时无载酒,邻僧过午未鸣钟。
华筵此地成宾主,孔翠屏深琥珀浓。

作品评述

《雪后赴徐氏燕集》是宋代李处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雪已经停了,但风仍然寒冷,我朝着斜川前行,行踪已被掩盖。眼前是高耸入云的宫殿和无尽的琼树,犹如一座座瑶台和贝阙。学子们经过这里,不会饮酒,而僧侣们在午后还未敲响钟声。这华丽的筵席上,我成为了主人,屏风上的孔雀和翠绿的琥珀显得尤为浓郁。

诗意:
这首诗以雪后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斜川行走时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诗人以雪后的景色作为开头,通过描绘瑶台贝阙和琼树的壮丽景象,营造出华丽而梦幻的氛围。诗人通过写学子和僧侣的行为,展现了自己在这个场景中的独特地位。最后,诗人以华丽的筵席和深沉的屏风,突出了自己在这里的主人地位,以及宴会的奢华和华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后景色和华丽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奢华和梦幻的氛围。诗人运用华丽的辞藻和意象,将自然景色与宴会场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瑰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的瑶台贝阙、琼树、华筵和孔翠屏等形象,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对学子和僧侣的描写,与自己的地位进行对比,突出了自身在这个场景中的独特性和主人地位。整首诗以华丽而梦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豪华与诗意并存的感受。

诗词推荐

自从天籞守吏散,老树零落烟云凄。今朝我为作知已,小摘秋风黄欲齐。

暝色和烟四望迷,仰眠牛背觉天低。村翁遥指笙歌处,此地鱼沉鸟不栖。

寂寞何王苑,荒凉废寝孤。月临还玉砌,风振自金铺。春暖狐交窜,天昏鹳独呼。可怜台下柳,还对古城隅。

落魄高人,拚百万、青铜一醉。挥素手、朱绳一抹,四筵惊起。催织寒虫秋弄月,叫群独雁天水。更黄鹂、紫燕对春风,争繁脆。悲楚国,羁臣意。怜汉女,逾千里。似深闺恩怨,共相汝尔。我有江南丘壑趣,此弦能道心中事。要曲肱、时听写松风,云窗里。山谷水仙花:凌波仙子生尘袜,

天天惟健,天步惟安。圣子中立,臣工四环。民无能名,三不过颜。宋德宜颂,汉德可删。

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

科笋如刳佛面皮,科灯如点佛膏脂。重科叠科何时了,奉劝诸官发大悲。

法书遥逐使车还,嘉句新从相府颂。牢落二贤天地外,风流三绝古今间。台文竞耀高逾丽。化笔交挥老更闲。不用悲吟恐飞去,岂无神物护重关。

先皇御马三千匹,仗下曾骑玉骆骢。金鼎丹成龙亦化,圉人空栈泣西风。

一别浔阳已隔年,官居应接谩纷然。南来瀑水倾江海,梦挈尘肝先洗湔。

我欲登山去采薇,江南秋雨正霏霏。仙家解有逡巡手,一筹西风落翠微。

翠幄迎霜半染红,高林风过杂笙钟。澄光万顷天无滓,留与义和驾六龙。

正是朔风吹雪初,行滕结束问征途。不能刺刺对婢子,已是昂昂真丈夫。常惠旧曾随属国,乌孙今亦病匈奴。不知汉节归何日,淮拟殷勤说汴都。

茜袂黄眉出满城,贤侯游豫顺民情。鼓声足验村田乐,月色遥占辇路晴。定有儒臣映藜仗,又闻京尹折莲棚。祠官一瓣无它祝,但愿旄头尽扫清。

蕞陋徒烦妙笔传,呼儿看了独凄然。丹青不解随人老,相似都来得几年。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

今朝闻实信,一只海船遥。此世永相隔,何僧可与交。茶从秋后尽,门绝月中敲。昨夜山家梦,亲曾到石桥。

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融摄群修证圆宽,灵通虚彻卓然存。

齿发俱无背已驼,雨耕摩破几青蓑。高皇庆寿推恩诏,暗读全文忘不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