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
zòngㄗㄨㄥˋ- 拼音zòng
- 注音ㄗㄨㄥˋ
- 部首米
- 总笔画14画
- 部外笔画8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43123444511234
- 笔顺顺序点/撇/横/竖/撇/点/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钩/撇/点
- 统一码基本区 U+7CBD
- 五笔opfi
- 仓颉fdjmf
- 郑码ufwb
- 四角93991
- 异体字糉 糭
“粽”字的意思
粽子,用苇叶或竹叶把糯米包成三角锥状或其他形状的食品。民间习俗端午节吃粽子。
“粽”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粽
zòng ㄗㄨㄥˋ
〔~子〕用箬叶或苇叶裹糯米做成的多角形的食品。亦称“角黎”。也作“糉”。英语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粽”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粽
糉 zòng
〈名〉
粽子 [glutinous rice dumpling]
服玩果粽,足以致诚。——《南史》
“粽”字的辞典解释
粽ㄗㄨㄥˋzòng 名
用竹叶等包裹糯米和作料,蒸煮熟的角形食品。俗称为「粽子」。通常在端午节时包食。如:「碱粽」、「咸粽」。也称为「角黍」。
粽ㄓㄨㄥˋzhòng(一)之又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