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谪仙诗此诗或谓李白作

我居青空里,君隐黄埃中。
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
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
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
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
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
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浮。

作品评述

《李白谪仙诗此诗或谓李白作》是苏轼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居青空之中,你隐匿于黄埃之中。
声音和形象无法相互拯救,内心的事情难以形容。
我渴望乘着明亮的月光,去找你开启内心的宽容。
天上的杯子饮着清澈的露水,展开翅膀登上蓬莱仙岛。
美丽的女子手持玉尺,衡量你的才华有多少。
玉尺无法衡量完全,你的才华无时无刻休止。
对面一笑言语,共同踏上金鳌之头。
绛宫楼阙高达百千仞,红霞衣裳谁与云烟漂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关于李白的仙人之境的意象。苏轼以李白和自己为主角,通过对天上仙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李白才华的赞美和对自己无法与之相比的遗憾之情。

赏析:
1. 诗中以青空和黄埃作为李白和苏轼所处的环境,形成了明显的对比。青空代表了仙境的纯净和高远,而黄埃则象征了尘世的浊杂和平凡。这种对比凸显了李白的非凡才华和与众不同的境遇。

2. 诗中提到了明月光、清露、蓬莱仙岛等仙境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氛围。这些仙境的形象象征着美好和追求,表达了苏轼对于李白才华的崇拜和向往。

3. 诗中的女子手持玉尺,衡量李白的才华。玉尺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能力,同时也暗示了才华难以完全衡量的意味。这表达了苏轼对李白才华的推崇,并暗示了他自己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和自卑。

4. 最后两句描绘了绛宫楼阙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以及红霞衣裳飘浮的仙境画面。这些描写呈现了仙境的壮丽和美丽,与前文中的黄埃和尘世形成强烈的对比,凸显了诗中所表达的对李白才华的崇拜和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仙境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李白才华的赞美和对自身才华的怀疑、自卑之情。同时,通过对仙境和尘世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纯净和美好的向往,以及对李白境遇的羡慕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日日树头鹎鵊鸣,夜夜溪边姑恶声;堂中老子独无语,寂然似可终吾生。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城邑南楼近,星辰北斗遥。无因生羽翼,轻举托还飙。

谁知泥忆云,望断梨花春。荷丝制机练,竹叶剪花裙。月明啼阿姊,灯暗会良人。也识君夫婿,金鱼挂在身。铜镜立青鸾,燕脂拂紫绵。腮花弄暗粉,眼尾泪侵寒。碧玉破不复,瑶琴重拨弦。今日非昔日,何人敢正看。洞房思不禁,蜂子作花心。灰暖残香炷,发冷青虫簪。夜遥灯焰短,睡熟

身心着处且安便,局趣容窥井上天。指拭本来无一物,推挤不去亦三年。昔人梵志在犹未,今是庄生疑岂然。聊借令辰招近局,那知许事蛤蜊前。

百尺城头著画阑,当年气欲压人寰。天机野马浮游外,世事沙鸥浩荡间。俗靡风颓畴底柱,功成身退盍循环。君看方册中前鉴,办取轻帆及早还。

寒女不自知,嫁为公子妻。亲情未识面,明日便东西。但得上马了,一去头不回。双轮如鸟飞,影尽东南街。九重十二门,一门四扇开。君从此路去,妾向此路啼。但得见君面,不辞插荆钗。

交道有寒暑,在人无古今。与君中夜话,尽我一生心。所向未得志,岂惟空解吟。何当重相见,旧隐白云深。

知已熙鸿化,阳和被九皋。自怜今老病,无分恼钧陶。独念东床客,犹沉左选曹。春风半张纸,立地作宜敖。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

濯水经何日,随风故有人。绿衣犹偪画,丹顶尚迷真。暗淡云沈古,青苍藓剥新。映襟知惹泪,侵鞯想萦尘。掣曳无由睹,流传久自珍。武威应认得,牵挽几当春。

下马连声叩竹门,主人何事感遗恩。回头泣向儿童道,重见甘棠旧子孙。

六尘虽幻相,能令真性裂。何名出世心,但不随分别。

年过不惑鬓成丝,偶到林间便卜居。学道未忘山水癖,爱闲终与利名疏。夜凉危阁来明月,风静平湖瀁碧虚。回首权豪绝相识,野云孤鹤自相于。

云竹素所爱,山林道难忘。荆蛮屹水府,五湖泻汤汤。连峰枕其腹,翠壁森开张。流峙两参错,南斗回文章。绝境瑀兰若,金天建旌幢。嵯峨古楞伽,飒沓开云堂。星河挂北户,日月经其阳。法雨不断洒,檀樾纷成行。时时吐虹霓,下饮平波光。风帆日如织,宝筏度迷方。道林更爱客,文燕

?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常空,盛夏水涨,则盐泉迤逦迁去,常去于江水之所不及。?五行水本咸,安择江与井。如何不相入,此意复谁省。人心固难足,物理偶相逞。犹嫌取未多,井上无闲绠。

草色青青入烧痕,登临何处暗销魂。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

一人不杀谢乾坤,万里来来谒帝阍。高下受官随品从,九流艺术亦沾恩。

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野客将禅子,依依偏往还。

江南陆郎瘦于竹,种竹城东玉河曲。未论千尺势能长,刚道两竿轩也足。耻随桃李斗芳腴,只共松杉伴幽独。茅茨可奈霜雪冷,韦布不受风尘辱。平生幽赏底须多,爱此清风不盈掬。绝胜长安酒肉徒,醺花褷月空迷复。近从画竹得篆法,坐对凉阴刻寒玉。终教笔硬可通神,且赏骨多能胜肉。

寸田尺地可长久,此雇刘郎却未传。他日驭风蓬岛去,谩留陈迹在山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