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绝句一百首

此理从来自不疑,奈何於此不投时。
若还上下相通处,不是天心亦不知。

作品评述

诗词:《论语绝句一百首》
朝代:宋代
作者:张九成

此理从来自不疑,
奈何於此不投时。
若还上下相通处,
不是天心亦不知。

中文译文:
这个道理从来都无需怀疑,
可惜在这个时代无人接纳。
如果上下相互沟通的地方依然存在,
即使不是上天的心意,也无法察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张九成的《论语绝句一百首》,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理念和观点无法被当时社会所接受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首句“此理从来自不疑”,表明作者对于自己的观点和理念一直坚信不疑,对其价值和正确性深信不移。然而,下一句“奈何於此不投时”,作者却感叹自己的理念无法被时代所接纳,无法得到认同和传播。这种无法被接纳的遗憾和无奈,使得作者对于现实的局限感到困惑和沮丧。

接下来的两句“若还上下相通处,不是天心亦不知”,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期望和希冀。作者希望自己的理念能够在社会中上下相互沟通的地方得到传承和理解。即使这种传承和理解并非来自上天的心意,但只要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得以传承,也是一种可喜可贺的事情。

这首诗通过表达作者对自己理念无法被接纳的遗憾和对现实局限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于理念传承和社会进步的渴望。诗中的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一种深思和共鸣的感觉。这也是宋代文人士子普遍面临的困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却常常受限于时代的局限和社会的观念,产生了一种无法被理解和接纳的痛苦和无奈。

诗词推荐

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

迁客归人醉晚寒,孤舟暂泊子陵滩。怜君更去三千里,落日青山江上看。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自省由苦此,况乃{上山下虫}{上山下虫}氓。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古井水 一作:井中水)

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野船弄酒鸳鸯醉,官路攀花騕褭狂。应和朝云垂手语,肯嫌夜色断刀光。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诸妄不可赖,所赖惟一真。内欲求性命,油然反清淳。外将应物化,致一常日新。商於四父老,携手初逃秦。翻然感汉德,投足复践尘。出处盖有道,岂为诸吕勤。嗟我千岁後,澹然与之亲。还将山林姿,俯首要路津。囊中旧时物,布衣白纶巾。功成不归去,愧此且心人。

忆昔常随祖母过,登堂共庆尚垂胡。十年未远皆流荡,地下相逢果有无。

风雨论交旧,林塘卜筑新。幽栖兼令弟,高卧愧时人。竹日明书帙,浮云惹钓缗。林居无俗客,糜鹿自相亲。

溪石茸茸出,水泉滃滃悬。衔杯仙洞顶,挂席客星边。古岸鱼为市,穷乡茧当田。生涯著处有,奔走愧华巅。

左蜀富山水,锦屏秀而鲜。卿云常氤氲,佳气所盘旋。蕴此天地灵,并生文武贤。称忠著甲令,节制控两川。

好景信移情,直连毛骨诚。为怜多胜概,尤喜近都城。竹色交山色,松声乱水声。岂辞终日爱,解榻傍虚楹。

净洗从前两耳埃,溪声并逐雨声来。此奇赖有诗能领,一笑锺期安在哉。

历数勋贤后,如郡到眼希。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

荒城下余照,高树留残雨。林静微花落,梁空孤燕语。美人事征讨,日夕严虎旅。接袂竟何由,持杯望烟渚。

千里隋堤榆柳风,轻花薄荚正冥蒙。离情解逐仙舟去,欲过三江震泽东。

八功德水饮一勺,当下令君热恼消。城里红尘莫回首,小屏风岭好逍遥。

驰驱逢九日,牢落是今朝。故旧俱沦丧,人情转寂寥。把菊难为醉,囊萸兴自消。江乡独无赖,风雨暗萧萧。

三春花发惟桍树,二月莺啼是老鸦。

君山南面浪连天,一客愁心两处悬。身逐片帆归楚泽,魂随流水向秦川。月回浦北千寻雪,树出湖东几点烟。更欲登楼向西望,北风催上洞庭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