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张荆州

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
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
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
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作品评述

《奉赠张荆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首诗是以描述祝融山为主题的。祝融山位于湖南省南部,山峰高耸,紫云环绕,美丽壮观。诗人通过描绘祝融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第一句“祝融之峰紫云衔,翠如何其雪崭岩”描绘了祝融山的雄伟和美丽。紫色的云彩将山峰笼罩,山石翠绿如雪,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对山的向往。诗人愿意沿着那条靠近石壁的路去欣赏山的美景,甚至想卧在山的凹陷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两句“鱼有心兮脱网罟,江无人兮鸣枫杉”通过对比描述了自由和孤独的感觉。诗人通过鱼离开渔网和江河中松树的鸣叫,来表达诗人对自由和孤独的向往。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发送给张荆州的诗信,表示他在苏耽的住处中远离。这里意味着诗人的思念和遥远。

整首诗以祝融山为背景,通过描述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张荆州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构思巧妙,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昨日霜风入绛帷,曲房深院绣帘垂。屏风几曲画生枝。酒韵渐浓欢渐密,罗衣初试漏初迟。已凉天气未寒时。

省中官最美,无似水曹郎。前代佳名逊,当时重姓张。白须吟丽句,红叶吐朝阳。徒有归山意,君恩未可忘。

天教桂蕊擅秋分,只道非秋无复存。底事兰开梅落际,忽于膏饰见追魂。

七里滩头曾识面,五峰城里又逢君。人间一瞬白驹日,世事几番苍狗云。奇骨谁当侯万里,匹夫那可帅三军。试凭冰鉴从头问,细雨青灯过夜分。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寂历柳风斜倚。错莫梦云难记。花影为谁重,一握鲛人丝泪。何事。何事。历历脸潮羞起。托腮

嗟我与君为近亲,向来未识但有闻。维夏临川省伯父,时君束书寄荒村。岂知邂逅宜春郡,皎如玉树相辉映。品题旧熟大参文,诸公所作皆传信。探怀赠我一纸诗,功名慷慨真男儿。我衰怕作此硬语,君言水涨方东之。外家自有文章种,国朝名家居伯仲。只今人物未厌多,属君勉矣加研磨。

连夜频梦见,那知是与非。天高难告诉,佛近且皈依。修竹坟三尺,寒梅石四围。有儿年十七,他日望传衣。

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波浪不知深几许,南湖今与北湖平。

马缩寒毛鹰落膘,角弓初暖箭新调。平原踏尽无禽出,竟日翻身望碧霄。

小楼题了又还题,一段风流在水西。白鸟飞来知乡背,青山元自有高低。

湖暖开冰已借春,山晴留雪要娱人。昨游未当清奇在,路冻重来眼却新。

湖上吟翁味长,孤坟今已草成荒。姓名犹寄梅花上,一度开时一度香。

陶山松柏已成阴,地阔天高不可寻。二十年中儿又女,人间独自有伤心。

圣朝无阙政,贱子有私忧。盗贼何多报,边防益弛谋。循良宜择守,德政合交修。怀此言无路,公今近冕旒。

晚日浴鲸海,璧月挂鳌峰。不知今夕何夕,灯火万家同。楼外芙渠开遍,人在琉璃影里,语笑隔帘重。对景且行乐,一醉任东风。黄堂宴,春酒绿,艳妆红。文章太守,和气都在笑谈中。正此觥筹交错,只恐笙歌未散,温诏促追锋。来岁传柑处,侍宴自从容。

洞府深沈春日长,山花无主自芬芳。凭阑寂寂看明月,欲种桃花待阮郎。

兽额朱扉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远望蓬莱去学仙,途中忽遇李先生。还丹一粒吞还吐,回首空山独自行。

琴仙人,得仙去。万古钓龙空有处,我持曲钩思白鱼。仙溪绿尽含空虚,天钧踪迹无遗馀。烧香寄影在岩树,东礼海日鸡鸣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