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
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
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
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作品评述

诗词《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我穿着山屐,身着田衣和六七位贤士,
搴起花朵,踏着翠色,弄弄潺湲清水。
在九龙潭,月落时举杯痛饮,
在三品松林,凉风中漂浮管弦之声。
这个强健的胜地,最适合游览,
在这清凉之地,丝毫不觉得是炎热的夏天。
才知道驾着鹤,乘云至此之外,
必有别样逍遥而仙境。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旅游景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和逍遥自在的向往。诗人用具体的场景描绘了自己和同游者穿越山林、抚摸花朵、感受清凉的情景,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享受。通过与杯酒和管弦乐的结合,诗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融为一体,进一步强调了逍遥自在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愉悦。诗人通过使用具体而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如同与诗人一同游览龙潭寺和少林寺一样,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纯净。诗中的九龙潭和三品松林象征着山林之中的宁静和舒适,象征着诗人向往的理想境地。这首诗给读者带来一种心灵的愉悦和思考,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然之美和人文境地的思索。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我昨西来到昌谷,主人致酒留我宿。坐中少年美如玉,高歌清欢春夜促。还家病酒对残春,东风落花吹满屋。出无与语归闭门,安得万里驰吾足。

笑不露唇,见不透脱。布袋靠得虽牢,髑髅枯眼再活。若要活奉化,肚肠尽情拈却。

障羞半面依篁竹,随意淡妆窥野塘。飘泊风尘少滋味,一枝犹傍故人香。

金盘磊磈大如瓜,照乘骊珠未足夸。大矣芳苞美实,烂然红脸璨朝霞。臙脂细擘浆流液,珠琲轻挥路带华。一冼宿酲牙颊爽,瑶池如宴母仙家。

鲁语第一篇,子曰即次有。有子与曾子,专美孔圣后。乃知古学者,尊师复重友。君之师友何,殆不止韩柳。

东郊初未布阳和,湖上祥霙点渌波。重璧台遥黄竹作,孤山园近落梅多。表仪共仰丰年玉,赋咏宜陪赓载歌。谁忆渔舟向西塞,千山径绝独披蓑。

孝娥何意要垂名,重在天伦一命轻。若订汉家彤史传,淳于公女尚偷生。

玉川一带光涵秋,渔艇纵横网罟稠。西风日落寒烟暝,煌煌灯火明中流。数点如萤走络绎,影趁流波泻金液。一声欸乃明灭间,邻鸡又报东方白。

乱后烧残数卷书,峰前犹自峦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子入天台我入闽,归来又见六番春。雁书乏便通巡道,鹤劲长延望叔伦。吃药未逢医国手,听琴谁见赏音人。年业屡作江湖梦,细嚼君诗当问津。

得友宁论少,登门不愧迟。交游今有几,襟袍独相期。笑我方椎钝,如公政骤驰。我今怀旧意,不敢爱于诗。

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愁态自随风烛灭,爱心难逐雨花轻。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还似钱塘苏小小,只应回首是卿卿。

道同乎天,人伦之至。有乡无穷,其兴万世。既洁斯牲,粢明本旨。不懈以忱,神之来暨。

欲觅龙潭何处是,青山影里见浮图。红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莹玉壶。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饶风物说西湖。待中庵外多闲地,容我他年卜筑无。

海内标元礼,毫端跨子长。学如开武库,材何壮明堂。忧患双蓬鬓,功名一郡章。汗青须好传,公死未应亡。

半世飘蓬,今何幸、得归乡曲。却还似、重来燕子,认巢新屋。好是秋晴风日美,饭香云子炊如玉。念蟹螯、满把欲黄时,_新绿。仍更有,初开菊。何妨更,重添竹。与此君相对,且无荣辱。待得吾庐三径就,此生素愿都齐足。任三竿、红日上檐梢,眠方熟。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我观人祖心,恨不见曾元。曾元日以远,多至昧厥源。惟有眉山家,颍弟坡为昆。庆图挂高堂,幼幼而尊尊。代昌贤才出,根硕枝叶烦。愿是我家儿,庶几大吾门。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半毡半幅一羌床,寒淡家风肖老庞。容易著身藏北斗,等闲开口吸西江。龛灯梵夹香摇几,茅屋禅蒲雪照窗。方外友於思对麈,隐人胸次作舂撞。

汧流入城郭,斖斖渡千家。不见双池水,长漂十里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