蕞陋徒烦妙笔传,呼儿看了独凄然。

出自宋代李觏的《谢传神平上人》

出自宋李觏的《谢传神平上人》

拼音和注音

zuì lòu tú fán miào bǐ chuán , hū ér kàn le dú qī r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凄然:(书)(形)形容悲伤:泪水~而下。

妙笔:神妙之笔。指书画或文字的高手。犹佳作。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原诗

蕞陋徒烦妙笔传,呼儿看了独凄然。
丹青不解随人老,相似都来得几年。

诗词推荐

间窗放入四山青,古篆无烟气自清。风不鸣条花著露,一湖春月万蛙声。

风雨思君子,烟霞忆旧游。一区山水国,万里帝王州。腊罋香浮玉,春旗雪满瓯。安贫随处乐,此外复何求。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往来阴雨恰弥旬,滑滑那堪鸟语频。行色可无三日霁,旅怀庆付万家春。欣闻郊劳开瑶席,想见车旋人锦茵。何幸诗筒时寄我,慰怀须信有诗人。

闻道维扬地望雄,风流人物似江东。六龙前日临淮海,五马由来说醉翁。璧月几桥留夜色,珠帘十里待春风。遥知九日平山会,笑插茱萸满鬓红。

锺山高处。又结层楼住。山自苍苍江自去。万景一时收聚。平生湖海诗豪。更倾五斗香醪。不信人间好句,不教驱入霜毫。

阴德蒙泉日夜流,使君乡社号千秋。方闻寿倒三松咏,遽作身随一锸谋。谁谓滕公居此室,何云文子乐斯丘。穴中得石如金槊,定有人封万户侯。

华发客朱门,文高道又尊。十分穷不屈,一片气长存。篱掩湖边宅,坟依郭外村。二孤弹旧铗,泣感孟尝恩。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闻。玉琴弹出转寥夐,直是当时梦里听。三峡迢迢几千里,一时流入幽闺里。巨石崩崖指下生,飞泉走浪弦中起。初疑愤怒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令仲容听不足。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作流泉镇相续。

湖北湖南天水宽,道人付此一毫端。魏郎得之不自供,要遣西山老眼看。

麻衣少壮干时去,朱绂康强得老归。身世自如天下少,利名难退古来稀。更无俗事侵方寸,只与闲人话翠微。科第诸郎同日显,高门当代有光辉。

婆修盘头尊,曾礼大光明。以杖画佛面,悔达复天真。

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衣穿江风冷,笠败山雨急。长陂望若远,隘巷忽相及。儿归牛入栏,烟火茆檐湿。

三尺青蛇冷剑铓,百跗委蜕像生黄。分来上界金神节,坚起平生铁脊梁。千步已穿萝迳月,一棱犹带柏台霜。小烦拄到王码坛了,归化为龙亦未量。

粗官差入党侯帐,精品平收陆羽经。

才看桃李锦成围,忽使园林绿作堆。远草将人双眼去,飞花引蝶过墙来。簿书节里无多著,怀抱朝来得好开。已是七分春去了,何须鸟语苦相催。

千里年光静,四望春云生。椠日祥光举,疏云瑞叶轻。盖阴笼迥树,阵影抱危城。非将吴会远,飘荡帝乡情。

黄茑结蒙茏。生在洛溪边。花落逐流去。何见逐流还。

咫尺青山晓未分,旋开还吐尚纷纷。烟云变态有如此,安得斯奇付大文。

枕上雨声如许奇,残荷丛竹共催诗。唤回二十三年梦,灯火云安驿里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