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太祝归石城

苏侯恃才颇跌宕,常欲立谈取将相。
风期家世非一朝,於我今为丈人行。
偶然把酒叶公城,胸怀披尽能谑浪。
画烛如椽吐白虹,花枝围坐红相向。
夜如何其不忍起,风吹日照离筵上。
醉中一笑挥万金,眼前快意诚为当。
仆夫结束底死催,马翻玉勒嘶归鞅。
南驱面有千里尘,道远回首几惆怅。
汉阳津上游女多,何日石城荡两桨。
莫倚卢家有莫愁,便成翻手辜前赏。

作品评述

《送苏太祝归石城》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苏侯倚仗着他的才华,经历起伏不平,常常想要站在谈笑间掌握朝政。但是世事兴衰并非一朝之事,而我今天要为你送行,成为你的丈人。偶然之间,一起在叶公城畅饮,豪情胸怀展露无遗,能够畅谈风雅之事。画烛如椽,吐出白色的烟雾,花枝围坐,红艳相向。夜晚如何舍得离开,风吹日照,离筵上的离别之情。在醉酒中,若有所思地挥舞着万贯金币,眼前的快意实为至高无上。仆人催促着结束,马嘶着玉勒猛然归来。南方驱驰,面对着千里尘埃,远道回望,心中有几分忧伤。汉阳津上游女众多,何时才能划船荡桨在石城畅游。不要依赖卢家的富贵,否则一翻手就会辜负以前的赏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苏太祝为主题,表达了对苏太祝的告别和对他的期望。苏太祝是黄庭坚的女婿,黄庭坚将他视为自己的丈人,表示了对他的敬重和赞扬。

诗的开头,黄庭坚称赞苏太祝的才华和野心,他常常希望能够掌握朝政,但作者也提醒他,世事兴衰不是一朝之事,需要有耐心和经历。

在叶公城畅饮的场景中,黄庭坚描述了苏太祝豪情胸怀、能谈笑风雅的特点,画烛如椽,象征着酒气腾腾,气氛热烈。花枝围坐,形容座位之间彼此交错,红花相互映衬,给人一种热闹而欢乐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黄庭坚对苏太祝的祝愿和告别之情。作者描绘了夜晚的离别,风吹着日照,象征着苦辣的离别情感。在醉酒中,苏太祝挥舞着万贯金币,展现了他的豪迈和快意。最后,仆人催促苏太祝离去,马翻身嘶鸣,象征着归程的开始。黄庭坚回首远道,心中不免有几分忧伤和留恋。

诗的最后两句是对苏太祝的忠告,告诫他不要依赖别人的财富和地位,否则会失去先前得到的赏赐。这两句表达了黄庭坚对苏太祝的期望,希望他能够保持独立自主的品性和追求,不被物质所困扰。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苏太祝的个性特点、回忆共同的欢乐时光以及表达对他的祝福和忠告,展现了作者对苏太祝的敬重和深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描写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感受,给人以美好的视听感受。同时,通过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表达了对成长和离别的体验,以及对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思考。

这首诗词展示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以及他对家族和友情的珍视。在情感表达上,诗中充满了对别离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既是一首送别之作,也是对人生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思和思考。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推荐

何处哭故人,青门水如箭。当时水头别,从此不相见。

坏垣荒迳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杯余潄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试问依檐双老桧,何如列柏在乌台。

杯盘草草,园亭小小,不用罗帷锦幄。酴醿本是殿余春,更风雨、无端趱却。有词可和,有棋可赌,杂以诙谐戏谑。闲时日日可遨嬉,又选甚,花开花落。

猗兰奕叶晓疏晴,栩栩秋光小蝶轻。皂翅绣花三五点,庾郎无句画难成。

黄发享颐期,兄弟此时宜告。见说对床夜雨,世间尘都扫。青毡堂外瑞峰高,云气拂晴昊。老大中原人物,在江湖乡保。

往岁陪祠泰坛下,始一相见如相知。我今入幙君有待,喜得款语胜前时。便嗟陈事日侵汨,虽欲数面曾无期。忽闻兵吏已迎候,马有行色车将脂。贺君有意事清简,太守亦鄙寻常为。骐骥步骤岂局促,凤皇羽翼多威仪。汉家近亲不复有,召父旧闻於今隳。隳由狂者生利害,曾未略究民间宜。

族老今为海内怜,清名多是布衣传。一封表乞从师郡,千里神寒觅句年。水镜照人前日政,雨比吹旐别时船。离家忆值梅初白,梅未成阴失此贤。

脱俗卧去眠,胸中别有天。壁间五六榻,屋上两三椽。风月真滋味,溪山旧面缘。静中有真静,猿啸暮林边。

赞公分半榻,卧近竹西楼。四壁寒蛩夜,一山黄叶秋。梦随三鼓动,月尚半窗留。零乱芭蕉影,禅衣烂不收。

峰抱池光曲岸平,月临虚槛夜何清。僧穿小桧才分影,鱼掷高荷渐有声。因忆故山吟易苦,各横秋簟梦难成。周颙不用裁书劝,自得凉天证道情。

滞并释阳渊,嫩和改阴囿。草色谁与媒,青青一何骤。美人振长袖,伫立伤年少。芳红不少留,况乃飘残照。飘零可柰何,四气如环珂。白云虽有反,不反亦已多。曲流伤直水,远荫无近柯。谁令天有汉,杳杳隔秋娥。桂林有秋色,洞庭有秋波。濯衣千仞溪,涤垢非悦眼。涓辰万里游,宁以

荪壁辛楣芰荷屋,静揖秋风酣圣读。占断湖天拓户封,不待诏书赐一曲。红尘车马交衢术,渠肯冠霞立於独。满城风雨又重阳,念子萧疏对寒菊。双壶遣赠滟蛆浮,想见羁愁尽蛾伏。高人一巢有余地,底须驷马驾车轴。但得长年交酒圣,不妨一笑命骚仆。若云归隐须买田,巢由嗤人未免俗。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之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何异琵琶弦,常遭腰鼓闹。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家人自约敕,始慕陈妇孝。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阑干玉绳纸,耿耿太白晓。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出栏抽五七,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烟浪连天,寒尚峭、空_细雨。春去也、红销芳径,绿肥江树。山色云笼迷远近,滩声水满忘艰阻。挂片帆、掠岸晚风轻,停烟渚。浮世事,皆如许名利役,惊时序。叹清明寒食,小舟为旅。露宿风餐安所赋,石泉榴火知何处。动归心、犹赖翠烟中,无杜宇。

小寺无蹊迳,行时认藓痕。犬寒鸣似豹,僧老瘦于猿。涧水来旋磨,山童出闭门。城中梅未见,已有数株繁。

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前生似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未敢叩门求夜话,时叨送米续晨炊。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