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杜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作品评述

《读老杜诗集》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气吞风雅妙无伦,
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
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
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後事,
惟余孤冢来江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令对杜甫的诗集的赞赏和敬仰之情。诗中写道,杜甫的诗才博大精深,超越了凡俗之美,充满了风雅和奇妙的艺术境界。然而,在当年的时代,人们并没有珍视和认识到他的才华。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贤人,是因为他发愤图强,追求真理和高尚品格,而并非仅仅因为他的诗歌才能。诗人认为杜甫的诗集是镌刻着三千首珍贵作品的宝库,照亮了四百个春秋的人间。然而,杜甫过世之后,他的名声随之寂寞,只有他的墓碑孤零零地矗立在江滨,留下了后人思考和纪念的事物。

这首诗词通过对杜甫的赞美,表达了对杜甫诗歌的敬仰和对他身后事迹的思考。诗中揭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理解,认为真正的诗人应该追求高尚的品格和发愤图强的精神,而不仅仅追求诗歌的形式和技巧。诗人王令通过对杜甫的称颂,呼唤着后人要珍视和传承诗人的精神遗产,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诗词推荐

沙迥连云白,江清荡水文。鸥行一镜转,猿啸四山闻。闽楚风遥接,秋冬气乍分。愁心与落叶,天外共纷纷。

红霞穿碧落,白鹭点苍苔。不得颜良首,谁能叹善哉。根向梢头出,子从花裹开。只遮是,不须猜,青山绿水鬓边腮。有时寻不见,依旧却还来。

蹑险扪萝策短藜,翠微深处有幽棲。风常拂面炎凉变,事不关心得丧齐。白酒携来云外饮,新诗留向竹间题。相陪尽日馀清兴,犹自徜徉玩碧溪。

深闺夜胜年,刀尺如冰冷。缝纫不成眠,辘轳响金井。

记得山居暑服轻,石榴低照酒尊明。彩葺花里占诗句,角黍盘中脱锦绷。老去容身惟有睡,午宜采药懒能行。谩令门外簪蒿艾,且免炎乡瘴厉生。

渐无南渡旧衣冠,尚有西湖风雨寒。凤鸟不来山寂寂,鸱夷何在海漫漫。荒陵樵采官犹禁,故苑烟花客自看。惟恨余杭门外柳,长年不了送征鞍。

饥乌翻树晚鸡啼,泣过秋原没马泥。二纪征南恩与旧,此时丹旐玉山西。

皇矣上帝,神格无方。一阳入复,典祀有常。豆登岂洁,度德清香。棐诚居歆,降福穰穰。

苍凉初日破林霏,几度言归今得归。兀兀篮舆续残梦,门前儿女挽人衣。

团团庭柯,清美无度。今我来斯,忽然老树。偃蹇轮囷,剥蚀摧蠹。朱颜舜华,讵得如故。

摇落枝头□半空,纷纷群崔啅寒丛。四山□合如封锁,霜角凭晴声更雄。

翕受骏命,震疊群方。侑祀上帝,德厚流光。

急雨暗洲渚,颠风吹客船。不知何世画,水墨水江天。

一天春意,趁东皇幽赏,重飞端叶。造物有心成伟观,来伴红蕖开彻。桂魄初圆,梅腮全放,节物俱奇绝。冷官门巷,望中北固楼堞。遐想篷底高人,拥衾无寐,九曲肠增结。我亦低窗翻蠹纸,失喜瑶花盈尺。拥鼻孤吟,搔头危坐,所欠惟佳客。须君来此,脸纹相对生缬。

庭前草华发,夜凉萤火流。有怀不能寐,超望女与牛。那无一苇航,繁念空悠悠。泪如宵露零,散漫不可收。

昔迎留守萧丞相,今哭谈经戴侍中。一代高情无觅处,落花残日九原风。

天门兮九重,烂钩陈兮紫宫。烜舜瞳兮万里,穆五弦兮从容。予唱兮孰和,劳心兮{忄虫}{忄虫}。渺烟尘兮萧瑟,慨世余兮荆棘。上帝兮孔仁,责予兮良弼。金碧波兮涨漪沦,妖氛洗兮景气新。皇轸思兮六合,伫公来兮经营。天苍兮地厚,日兮悠久。民命兮以延,国脉兮以寿。云鬅鬙兮仟者

兄弟飘零自长年,见君眉白转相怜。清扬似玉须勤学,富贵由人不在天。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林中若使题书信,但问漳滨访客船。

文苦意尤切,色低声转微。三生住浅土,一竁阻深归。艺圃笔锋扫,侯门尘柄挥。何惭素车集,回绕绛旌飞。

茂德有赫。思媚上帝。配天光宅。诞育皇储。仪刑在昔。徽言时宣。福禄来格。劳谦降贵。肆敬下臣。肇彼先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