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

从教病着探葵减,未放愁攻白发添。
欲看落花时入户,风高尽日不垂帘。

作品评述

《从教》是一首宋代晁说之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诗中的第一句“从教病着探葵减”表达了诗人因从事教育工作而感到疲惫和病痛,他的精力逐渐消耗。这里的“葵减”指的是向日葵,象征着希望和活力。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他在从事教育工作中的困惑和疲惫。

接着,诗中的第二句“未放愁攻白发添”表达了诗人因为工作的压力而导致白发增多,愁苦不断积累。这里的“愁攻白发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虑。

在第三句“欲看落花时入户”中,诗人表达了他渴望欣赏美好事物的愿望,希望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享受。这里的“落花”象征着短暂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一句“风高尽日不垂帘”表达了诗人在工作中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无论风多大,他都不会放下窗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在工作中的疲惫和困惑,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工作的坚守。诗人通过运用象征和意象,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使诗词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中外兼权社稷臣,千官齐出拜行尘。再调公鼎勋庸盛,三受兵符宠命新。商路雪开旗旆展,楚堤梅发驿亭春。襄阳风景由来好,重与江山作主人。

章台杜牧之,长安孟东野。忆君飞笔时,何处木兰下。

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一事挂心头,个裹无私真廓彻。

贤侯佳节初开燕,谁是风流晋孟嘉。已判百年唯白发,不羞九日对黄花。拥旄遥佩藩臣印,把盏重来刺史家。希事此邦应未有,一时千里借光华。

春晚百花齐,绵绵巧如织。细雨洗还明,轻风卷无迹。

搔首对青波,萧萧半欲皤。不关年运迫,政为别离多。落魄空长恨,飘零谩短歌。残春与倦客,已矣更如何。

世事本难全,吾生已媿天。借书常稛载,馈酒亦蝉联。饘粥随时具,湖山此地偏。残年更何慕,未死即神仙。

君恩不可见,妾岂如秋扇。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莫言朝花不复落,娇容几夺昭阳殿。

今来秋已暮,还恐未成归。梦里家仍远,愁中叶又飞。竹声风度急,灯影月来微。得见梁夫子,心源有所依。

不见送将归,惟闻远别离。身今成老大,官岂计高卑。萧寺已移酒,便人还枉诗。临风三复罢,有恨落无涯。

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雪霏庾岭红丝磑,乳泛闽溪绿地材。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故应不负朋游意,手挈风炉竹下来。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春来还似去年时,手把花枝唱竹枝。狂瘦未曾餐有味,不缘中酒却缘诗。

人好物亦好,交深谊转深。他乡如对面,异体实同心。未得平安报,相思长短吟。无从回去马,有便寄来禽。

崇兰生深林,澹泊一点芳。江梅倚修竹,醖藉万斛香。气骨抱金玉,精神贮冰霜。若以色见我,照红还海棠。

韶华客里一番老,自叹此生行路多。独上危楼望乡国,阑干倚遍奈愁何。古柳枝头啼暮鸦,清明时候又天涯。故园桃李凭君问,老却春风几度花。

康阜如蓬岛,欲寻风引归。烟藤猿啸月,云碓水鸣机。剩结餐霞侣,深随杖锡飞。谢公行乐处,山翠扑人衣。

梁园尘土着人腥,不似淮山照眼明。爱君心迹曾无系,一片孤云去就轻。

空府同来贤大夫,短亭门外即长途。不辞烂醉尊前倒,明日此观重得无。

泽国春非上苑同,近郊花木漫青红。今知圣化敦风俗,不许移根入禁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