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

九奏允谐,皇灵来暨。
箅物芬声,昭过精意。
升降有德,群臣序位。
享于克诚,万福攸至。

作品评述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不详。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九次奏乐和谐,皇帝的灵魂降临庙中。
礼器发出芬芳的声音,昭示着过去的精神。
升降仪式充满美德,臣子们按照各自的位次排列。
以诚心享受这一祭祀,万福都降临到这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隋代皇太后恭敬地向太庙致谢的场景。诗人通过形容九次奏乐和谐、礼器发出芬芳的声音等细节,表达了皇太后对祭祀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诗词中表达了朝廷的庄严和肃穆,以及皇帝的灵魂降临太庙的场景,展示了隋代皇室崇尚礼仪的风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隋代皇太后恭敬向太庙致谢的仪式。通过描述礼乐和仪式的细节,诗人展示了隋代朝廷庄严肃穆的氛围,以及皇帝的灵魂降临太庙的庄重场景。诗词的意境清晰,语言简练,表现了当时皇室崇尚礼仪的风范和对祭祀的虔诚之情。整首诗词以皇太后感恩致谢的心态为主线,将朝廷仪式中的庄重和肃穆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庄重肃穆的感觉。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动叶复惊神,声声断续匀。坐来同听者,俱是未归人。一棹三湘浪,单车二蜀尘。伤秋各有日,千可念因循。

旧与杨郎在帝城,搜天斡地觅诗情。曾因并句甘称小,不为论年便唤兄。刮骨直穿由苦斗,梦肠翻出暂闲行。因君投赠还相和,老去那能竞底名。

五帝之时似日中,声明文物正融融。古今世盛无如此,过此其来便不同。

枸杞始甚微,短枝如棘生。今兹七十年,巨干何忻荣。偶以遗樵薪,遂有嘉树名。雨露养秋实,错落丹乳明。细蔓如牵牛,半枯犹络索。晚叶已老硬,不堪芼吾羹。根大多灵异,岁久精气成。为取入刀圭,颓颠扫霜茎。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和气自悠扬。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长望龙辀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外域分都护,中台命职方。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已佩登坛印,犹怀伏奏香。百壶开祖饯,驷牡戒戎装。青海连西掖,黄河带北凉。关山瞻汉月,戈剑宿胡霜。体国才先著,论兵策复长。果持文武术,还继杜当阳。

二年同在华清下,入县门中最近邻。替饮觥筹知户小,助成书屋见家贫。夜棋临散停分客,朝浴先回各送人。僮仆使来传语熟,至今行酒校殷勤。

莘野磻溪亦偶然,每逢耕钓忆前贤。春风秋月闲来往,只付时人一醉眠。

新酿学鹅黄,幽花作蜜香。客邀闲即去,病起醉何伤?野寺无晨粥,村伶有夜场。吾心静如水,随事答年光。

异壤同羁窜,途中喜共过。愁多时举酒,劳罢或长歌。南海风潮壮,西江瘴疠多。於焉复分手,此别伤如何。

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贤达失其所,沉飘同众人。擢秀登王畿,出为良使宾。名高满朝野,幼贱谁不闻。一朝遇谗邪,流窜八九春。诏书近迁移,组绶未及身。冬井无寒冰,玉润难为焚。虚怀日迢遥,荣辱常保纯。我念出游时,勿吟康乐文。愿言灵溪期,聊欲相依因。

养家苦,火坑深。万尘埋没不能禁。遇风仙,物外寻。修行好,炼阳阴。净清能见水中金。现光辉,罩宝岑。

举头无语望天高,有许功夫岁月惂。万灶貔貅仰膏雨,百年事业倚江涛。云横紫逻忧千绪,露立苍生命一毛。昨夜西风弦月魄,可能无梦到神皋。

花堑接沧洲,阴云闲楚丘。雨声虽到夜,吟味不如秋。古屋藏花鸽,荒园聚乱流。无机心便是,何用话归休。

但见云生谷,初无石似岩。得名非旧观,买地作精蓝。境胜环修竹,门深拥翠杉。禅林自家处,莫问后三三。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一来齐境助奸臣,去误骄王亦苦辛。鲁国存亡宜有命,区区翻覆亦何人。

海曲荒凉地,吟边蹭蹬身。时危法当隐,年老惯居贫。俗客苦恋坐,小孙痴弄人。等闲成一笑,不觉把杯频。

贫者欲无寿,富婴愿期颐。惨惨里门道,哭声一何悲。白头洒慈泪,红颜服嫠衰。借问送车人,共惜纨绔儿。问齿未逾壮,问家素不赀。黄金不贷死,华屋中道辞。南邻九十老,带索如荣期。

人之耳所闻,不若目亲照。耳闻有异同,目照无多少。并弃耳目官,专用舌口较。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