膍
píㄆㄧˊ- 拼音pí
- 注音ㄆㄧˊ
- 部首月
- 总笔画14画
- 部外笔画10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35113253411535
- 笔顺顺序撇/横折钩/横/横/撇/竖/横折/撇/点/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 统一码基本区 U+818D
- 五笔etlx
- 仓颉bhwp
- 郑码qnrr
- 四角76212
- 异体字肶
“膍”字的意思
古指百叶,即牛羊的重瓣胃。
“膍”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膍
pí ㄆㄧˊ
牛胃:“腊(臘)者之有~胲,可散而不可散也。” 鸟胃。 厚赐:“乐只君子,福禄~之。”英语 (Cant.) 膍胵, gizzard and liver of domestic animals
“膍”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膍 pí
〈名〉
(1) (形声。本义:牛胃)
(2) 同本义 [tripe of ox] 。如:膍胲(牛胃与牛蹄。古代腊祭时的祭品。后比喻虽然需要但不必称道的东西);膍胵(反刍动物的胃;鸟类的胃)
(3) 厚 [thick]
乐之君子,福禄膍之。——《诗·小雅》。毛传:“膍,厚也。”
“膍”字的辞典解释
膍ㄆㄧˊpí名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如:「膍胵」。《庄子·庚桑楚》:「腊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
动赐予。《诗经·小雅·鱼藻》:「乐只君子,福禄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