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以鸳鸯梅送曾守,是日,曾守携家游南园)

报道倾城出洞房。
水边疏影弄清香。
风流更有小鸳鸯。
蝉鬓半含花下笑,蛾眉相映醉时妆。
梦魂不到白云乡。

作品评述

《浣溪沙(以鸳鸯梅送曾守,是日,曾守携家游南园)》是宋代洪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报道倾城出洞房。
水边疏影弄清香。
风流更有小鸳鸯。
蝉鬓半含花下笑,
蛾眉相映醉时妆。
梦魂不到白云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场景,讲述了曾守携家游览南园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时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浣溪沙为题,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婚姻喜庆的诗。首句"报道倾城出洞房",形象地描绘了新婚夫妇离开洞房,迎接大家的喜庆气氛。接着,诗人通过"水边疏影弄清香"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宁静。诗中出现的"小鸳鸯"一词,象征着夫妻间的和谐和甜蜜,进一步强调了婚姻的幸福。

接下来的两句,"蝉鬓半含花下笑,蛾眉相映醉时妆",描绘了婚姻中夫妻之间的亲密和美丽。蝉鬓和蛾眉都是形容女性的特征,蝉鬓半含花下笑,蛾眉相映,展现出女性的婉约和美丽。"醉时妆"意味着女性在喜庆的场合中打扮得精致美丽,也暗示了夫妻间浓浓的爱意。

最后一句"梦魂不到白云乡",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白云乡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境,诗人希望自己的幸福生活像仙境一样美好而持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美好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幸福婚姻的向往和祝愿。

作者介绍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

诗词推荐

马头雪絮舞花深,便觉新阳改故阴。天上素光开玉府,眼前一色是琼林。定知洄曲师当捷,且把新丰酒独斟。万木怯寒头正缩,梅花一点露春心。

浣溪沙

鸾骖不是厌尘凡,王母瑶池促驾还。家在两三千里外,人生一十六年间。好随神女游舒水,难伴文君归蜀山。试向仙源问消息,桃花零落水潺潺。

浣溪沙

算驱驰三十余岁,只将光景虚度。野云本是无心物,办得几多霖雨。还自许。量绵力粗才,犹可松筠主。天方见与。把村落溪山,风烟朝夕,着在最佳处。青年志,万一容裨当宁。何惭与哙为伍。归来千仞冈头看,却笑瓮天飞舞。方学圃。要摘我园蔬,细和渊明句。**醉语。道咫尺重阳,

浣溪沙

漠漠复溶溶,乘春任所从。映林初展叶,触石未成峰。旭日消寒翠,晴烟点净容。霏微将似灭,深浅又如重。薄彩临溪散,轻阴带雨浓。空馀负樵者,岭上自相逢。

浣溪沙

皓鹤相从我,衰颜每为开。忽闻渠翅折,频使我心摧。本意俱仙去,那知偶祸来。纵令医得活,无复见毡毸。

浣溪沙

翁年六十九,大郎才得孙。五行不孤亢,停当乾与坤。于焉观于穆,孝悌天已根。贤愚一任汝,鞠育推予恩。我观人祖心,恨不见曾元。曾元日以远,多至昧厥源。惟有眉山家,颍弟坡为昆。庆图挂高堂,幼幼而尊尊。代昌贤才出,根硕枝叶烦。愿是我家儿,庶几大吾门。

浣溪沙

五羊一住阅三冬,谙尽人情与土风。医拙市空多药物,肉平官又少庖工。大寒气候初中伏,稚子颜容七十翁。天下岂无游宦处,吾车不复指南中。

浣溪沙

家藏歌吹只西邻,吹落梅花歌落尘。百叶桃开深院里,输它白发有情人。

浣溪沙

此生甘分老吴阊,万卷图书一草堂。秋榜才名标第一,春风弦管醉千场。跏趺说法蒲团软,鞋袜寻芳杏酪香。只此便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阳。

浣溪沙

花下朦胧作桂看,细评香影一般般。唤醒二十年前梦,依旧身游在广寒。

浣溪沙

清虚日集人当瘦,粪壤不资梅合癯。君看霜皮藏玉骨,肯如朱粉鬭涂糊。

浣溪沙

新月挂林梢,暗水鸣枯沼。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欲寄新声问采菱,水阔烟波渺。

浣溪沙

卧看游丝媚远天,起寻幽径却茫然。句成落絮飞花里,心在残霞夕照边。无复双鱼传尺素,空余宝瑟思华年。老来情味人应笑,白首伤春只醉眠。

浣溪沙

夜来冒霜雪,晨去履风波。虽得叙微情,奈侬身苦何!

浣溪沙

六十曰耆七十稀,西山能有几□□。宾鸿蛰燕秋如故,朗月清风事总非。美酒难求周九鼎,丽人多僭管三归。衰荣颠倒知何意,草上谁家露不晞。

浣溪沙

三两芙蓉并水丛,向人能白亦能红。浩然不在芍药下,如何独占晚秋风。

浣溪沙

溪船莫嫌迮,船迮始相宜。两桨行何驶,重滩过不知。荒村寇相县,破屋屈平祠。不耐新愁得,啼猿挂冷枝。

浣溪沙

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从来闲坐惯,渐觉出门难。树影新犹薄,池光晚尚寒。遥闻有花发,骑马暂行看。

浣溪沙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浣溪沙

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浣溪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