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道中和颐字韵

笼葱峭蒨朝日微,时出奇诡解吾颐。
已听胡笳有韵曲,更行摩诘无声诗。

作品评述

《太和道中和颐字韵》是宋代吴则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茂盛的葱绿山峦轻峭,朝阳微微升起。
时光逐渐流转,带来奇特而离奇的启示,舒展我的心情。
我已经聆听到胡笳的音韵和曲调,
而今更进一步,超越言语的限制,用无声音韵来写诗。

诗意:
《太和道中和颐字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峭蒨的山峦和微弱的朝阳,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通过"奇诡解吾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理解和对生命的领悟。胡笳的音韵曲调象征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而作者希望通过诗歌,超越语言的局限,以无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赏析:
《太和道中和颐字韵》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山峦和朝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中的"奇诡解吾颐"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领悟和对生命的珍视。胡笳的音韵和无声诗的对比,凸显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独特性。整首诗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留下了空间去思考和感悟。

诗词推荐

献奠云毕,纯嘏祁祁。威灵藏用,邈矣何之。

悠然不觉岁时迁,楚水枫林系钓船。贫悴只如行卷日,衰迟忽过挂冠年。闲游野寺骑驴去,倦拥残书听雨眠。赖有一筹差自慰,小儿笔墨日翩翩。

佳花香满修廊,皓月当空照我。徐徐三弄瑶琴,凭地有何不可。

踪迹平生半九区,醉倒时得蛾眉扶。连年兵火四方沸,一饱鸡豚半月无。住世今非孔北海,分司自到宾头卢。卷帘月色招人醉,三百青铜径自沽。

旦为阳华游,轩豁谐素志。那知此嵌岩,近在回翔地。石如狻猊状,蹲伏呀可畏。虽无嚬呻威,尚使百兽避。漫郎嗜泉石,足迹靡不至。是岩端见遗,定自求其备。澹岩冠湘中,环玮传万耳,此郎靳一言,亦以山无水。骨多欠{上艹下月}血,草木咸枯悴。其谁喜冥搜,韵语发天秘。石门何晃

称藩割地竟何如,抗疏孤臣只索居。万死不回三寸舌,千金空募一封书。醉中益抱蒙尘恨,梦里犹呼和议愚。长脚老奸今已朽,请君努力上安车。

东南皆民居,屋败如龉齿。一完诚未能,缀葺聊且尔。内修晨夜虞,外结比邻喜。无心本何营,生理未免此。

昏昏嗜睡元非病,续续题诗不耐闲。作意买山还得笑,多方拔白郤成斑。

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孙孙子子永享用,下有铭文谁所为。有色无声形制具,不得随俗插花枝。

老人孤寂似无家,午枕初回日已斜。偶得风和身亦健,舍南舍北探梅花。

雨前风更急,霁后夕流昏。云拥苍厓树,花明白水村。饥寒谁比数,老病我犹存。万事俱寥落,归来但掩门。

海角曈昽日欲生,山南山北淡烟横。春风吹断沙禽梦,人在绿杨堤上行。

忆昔三衢看上元,玉虹横贯水精帘。穷州今夕酸寒杀,老眼看来自不忺。

主人头白官仍冷,去后怜君是底人。试谒会稽元相去,不妨相见却殷勤。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德人更疢疾,术智益洒落。反身见万古,道不在卜度。胸中有镆鋣,老境要志弱。谢公赋达生,达生真可托。

安康使君发成都,群公祖送车塞余。秋风关山二千里,王命不得辞崎岖。使君世族楚彭城,家今会稽之上虞。我居咫尺不早识,万里相逢天一隅。眼中豪杰未易得,使君人物当代无。连年三取太守印,赫然帅钺兼抹符。不忧无地起勋业,所要许国存规橅。贵人例急歌舞娱,使君善爱千金躯。

胜事常归蜀,奇葩又验今。仙官裁样巧,彩笔费工深。白岂容施粉,红须陋间金。不嗟珍赏异,千里见君心。

暖入南枝春便回,北枝何似让渠开。化工也解齐开却,留引诗人日日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