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途暮息

春来如柅去如流,迟速乘除不自由。
人道朱明阴见迫,我疑红紫老知收。
蜂围蝶绕争依恋,燕语莺啼强挽留。
惟有杜鹃却相亮,声声劝道好归休。

作品评述

《送春》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来了像柅一样匆匆而去,速度快慢无法自由掌控。人们说朱明时代的阴气逼近,我怀疑红紫色已经老去,将要凋谢。蜜蜂围绕着花朵,蝴蝶盘旋争相依恋,燕子鸣叫,黄莺啼鸣,力图挽留春天。只有杜鹃鸟依旧欢快地歌唱,声声劝告我们好好安歇。

诗词的中文译文传达了春天的离去和人们的留恋之情。诗人以春天来了又离去的现象作为春天短暂的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诗中的红紫色可能指花朵的颜色,暗示着花朵的凋谢,寓意生命的短暂和往昔美好的消逝。蜜蜂、蝴蝶、燕子和黄莺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离去的悲凉感和人们挽留的情愫。而唯有杜鹃鸟的欢唱,象征着希望和新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归宿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期许。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离去和人们的情感。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和人们对春天的期待,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不可抗拒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继续追求。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观察和感悟,又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诗意和哲理内涵。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信步攀跻感旧游,寒烟衰草思悠悠。西风白发空惊老,晚节黄花独耐秋。宇宙几人欢喜饮,江山一片古今愁。渊明三迳今犹在,自笑不如归去休。

嗣宗党司马,徒尔餔其糟。叔夜屹玉山,落落昆仑高。神仙之可求,蓬岛何迢遥。汤武非圣人,况识师与昭。一死继结缨,孤竹争清标。荡阴一杯血,彩凤无凡毛。鸱鸢嗜腐鼠,竟绝终身父。

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江花何处最肠断,半落江流半在空。

夜泊长杨古渡头,片帆已喜到邻州。经从城郭惊前梦,寂寞川途异旧游。近事能知惟语燕,余生何有付盟鸥。可堪人与春俱老,落絮飞花点点愁。

闷到房公池水头,坐逢杨子镇东州。却向青溪不相见,回船应载阿戎游。

露圳堕清响,隔烟闻暝春。夕岚那可拨,月照山重重。

维物之精,散乎太空。维索之乡,合聚而同。迺声土鼓,于几之终。格彼幽矣,肸乡其通。

雪霰晓漫漫,天公剩作寒。林梢栖白风,炉焰舞红鸾。

风声如雨晓飕飀,万叶丹枫满瓦沟。西望牛头三十里,一枝柔橹作闲游。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文章才尽欲焚稿,仕宦兴阑当拂衣。浪出自应为後戒,放言那计堕危机。辽天华表苍茫里,千载何人识令威?

荀寅士吉射,诚乃蔽聪明。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下令汉七国,借此以为名。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愁烟恨粉。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

杭州万里到幽州,百咏歌成意未休。燕玉偶然通一笑,歌喉宛转作吴讴。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形势如龟禀赋奇,昂头曳尾向溪湄。石色烝霞红甲润,苔痕湿雨绿毛垂。恍如献瑞在官日,犹似呈书出洛时。千秋矻立层霄表,寿比乔松可等期。

新浴振轻衣,满堂寒月色。主人有美酒,况是曾相识。

频年忍流移,犹幸稊稗熟。稊亦已无,何以填饥腹。时方迫冻馁,势恐瞢荣辱。傥无意外忧,根蘖犹可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