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百零五首

三十六物一时空,空空空处自光通。
转侧末山不露顶,非男女相主人翁。
主人翁,借伴能来用莫穷。
百草头上俱胝老,尘尘刹刹是家风。

作品评述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三十六物一时空,
空空空处自光通。
转侧末山不露顶,
非男女相主人翁。
主人翁,借伴能来用莫穷。
百草头上俱胝老,
尘尘刹刹是家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世界万物和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中提到了"三十六物",指的是佛教中的三十六种不同的现象和事物,而"一时空"则指宇宙的无限广大。通过这种表述,作者表达了一种宇宙万物都是空无自性的观念,即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只有空性是真实的。

诗中提到"转侧末山不露顶",暗示了人们即使转动身体、改变视角,也无法看到山的顶峰。这里山的顶峰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彼岸,意味着人们无法通过肉眼看到生命的极限和超越。接着诗中提到"非男女相主人翁",强调了超越性别和身份的观念。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并超越世俗的束缚。

"主人翁,借伴能来用莫穷"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可以借助其他伴侣或伙伴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这种力量是无穷尽的。无论是追求人生的修行,还是追求世俗的成功,都可以通过借伴的方式实现。

最后两句"百草头上俱胝老,尘尘刹刹是家风",揭示了世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的。百草凋零,生老病死是世间的常态。"尘尘刹刹是家风"则强调了尘世的浮华与虚妄,提醒人们要超越世俗的追逐,追求真正的内心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思想中的空性观念和超越世俗的理念。通过对宇宙万物和人生境界的思考,作者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诗中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使诗词更具有深度和内涵。整首诗词言简意赅,通过简短的文字传递出丰富的思想,让人在阅读中引发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主人呼酒开新屋,绿水绕门光泬寥。山气隔溪浑似雨,沙禽喧浦欲生潮。江人击鼓祠荒庙,野客载花归断桥。拂石闲吟待明月,茶烟如缕竹萧萧。

玉川破屋数间洛城中,一时际遇赤尹昌黎公。赠以大篇意甚侈,不数李渤温造兼石洪。买羊沽酒分俸给,时攀绿駬下虚空,月天桃李醺春风。岂惟百世之下知卢仝,并使长须赤脚名无穷。谁其画者善游戏,不画卢仝画奴婢。想见煎茶七碗时,此曹颇亦沾余味。

系水接天三万顷,晚山连树一千重。呼它小艇过湖去,卧看斜阳江上峰。

穷愁终日竟胡为?老健人间自一奇。每驾柴车游古寺,间骑竹马伴群儿。登临兰渚流觞地,萧散狐泉冷饼时。綀布单衣白羽扇,路傍人总道相宜。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中兴以前作山水,只说李成与郭熙。谁知淳熙有此老,健笔不减巨然师。

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檨,清溪倒照映山红。

一刻之閒直万金,苦无不可共幽襟。成年不作西湖想,听得啼莺不自禁。

今节无过七夕,今年已隔三宵。奔驰五百里而遥。行止非人所料。月入尊罍楚楚,风生襟袖飘飘。不须抵死_河桥。对月临风一笑。

自问从初,少年如何,每每所为。好细寻重想,当时做作,恐违天地,或昧神祗。及至如今,恁貌颜将耄,限尽临头著甚医。还知否,有圣贤三教,莫也堪随。*中认这慈悲。更长*名香寝见知。把净清灵密,耀明囗显,一齐速练,下手修持。口印金科,心传玉诀,旧业除消诚未迟。搜前路

一樽聊接故人欢,百岁堪嗟鬓渐残。莫见白云容易爱,照湖澄碧四明寒。

鹅州城东古梅树,鳞甲满身如老龙。冷霜极冷欺不得,春风吹作玉玲珑。

春睡腾腾,觉来鸳被堆香暖。起来慵懒。触目情何限。深院日斜,人静花阴转。柔肠断。凭高不见。芳草连天远。

柳眼偷看梅花飞,百花头上东风吹。壑源春到不知时,霹雳一声惊晓枝。枝头未敢展鎗旗,吐玉缀金先献奇。雀舌含春不解语,只有晓露晨烟知。带露和烟摘归去,蒸来细捣几千杵。捏作月团三百片,火候调匀文与武。碾边飞絮捲玉尘,磨下落珠散金缕。首山黄铜铸小铛,活火新泉自烹煮。

春溜泱泱初满池,晨光欲转万年枝。楼台四望烟云合,帘幕千家锦绣垂。风过忽闻花外笑,日长时奏水中嬉。太平谁谓全无象,寓在群仙把酒时。

红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肯忆故人姝。

我看繁讼频搔首,君富才明见亦常。尚有闲襟寻水石,更留佳句似池塘。松苗地合分高下,凫鹤天教有短长。徐上青云犹未晚,可无音问及沧浪。

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罣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钵饭糁桃花,釜羹烹野菜。吃了日烘烘,曝背茅檐下。佛法身心烂似泥,千圣眼觑无缝罅。吽吽,伎死禅和,唤起来打。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