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见杏花

曲江二十年前会,回首芳菲似梦中。
老去京华度寒食,闲来野水看东风。
树头绛雪飞还白,花外青天映更红。
闻说琳宫更佳绝,明朝携酒访城东。

作品评述

《城外见杏花》是元代吴师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曲江二十年前会,
回首芳菲似梦中。
老去京华度寒食,
闲来野水看东风。
树头绛雪飞还白,
花外青天映更红。
闻说琳宫更佳绝,
明朝携酒访城东。

诗意:
这首诗以城外见到杏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人回首二十年前在曲江的相遇,如今看起来宛如一场梦境。他感叹自己已经年老,度过了许多寒食节,现在闲暇时来到野外的水边,欣赏着春风的吹拂。在树梢上,红色的梅花飘雪般地飞舞,映衬在花外的蓝天更加鲜艳。他听说琳宫的景色更加绝美,决定明天带着酒前往城东一游。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杏花的描绘,抒发了对光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之情。诗人以曲江的相遇作为起点,通过对二十年前的回顾,以及对自己年龄的反思,表达了对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的思考。诗中的寒食节象征着冷清和人事已非,而闲来野水看东风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倾向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

诗中的绛雪和青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绛雪飞舞,花影红映,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生机和美丽。这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美好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琳宫的向往,明朝携酒访城东,显示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新的经历的渴望。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以回忆和畅想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少与许谦同师金履祥,与柳贯、吴莱、许谦往来密切。又与黄溍、柳贯、吴莱等往来倡和。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调宁国录事。适逢大旱,礼劝富户输捐助购米3700石平价出售,又用官储及赃罚钱银38400余锭赈济灾民,使30万人赖以存活,百姓颂德。至元初年任建德县尹,强制豪民退出学田700亩。又建德素少茶,而榷税尤重,经其一再上言,茶税得以减轻。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吴师道的著作

  曾采兰溪历代人物言行可为后世取法者,撰《敬乡录》。又采金华一郡人物言行撰《敬乡后录》。此外,著作有《战国策校注》、《礼部集》二十卷及附录一卷、《易杂说》二卷、《书杂说》六卷、《诗杂说》二卷、《春秋胡氏传附辨》十二卷以及《兰溪山房类稿》等,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诗词推荐

满眼山川感旧游,依然野水自横舟。一樽长照古今月,两鬓不禁天地秋。有屋有田清颍尾,自蒲自柳曲江头。虚名不落人间世,一迳松风稳跨牛。

声犹在耳鸟关关,过眼庭阴作午班。香篆静中便细看,绿萝新处得高攀。

一物长灵,十方普应。骑声跨色,超眺越听。浩浩也能纵能横,如如也能动能静。参饱丛林个样人,取饭不问谁家甑。佛云常乞是清规,一切食中斯正命。

路多枫树林,累日泊清阴。来去泛流水,翛然适此心。一披江上作,三起月中吟。东省期司谏,云门悔不寻。

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登途建隼旟,勒驾望承明。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甿.皇恩倘岁月,归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众船争取疾,直赴两山口。吾船独横趋,甘在众船後。问来风不正,法当走山右。不辞用尽力,要与风相就。忽然挂孤帆,吾船却先走。

谁谓曹瞒智,回头玉座空。向来台上妓,尽入洛阳宫。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资任贤,安人

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才将疑狱决春秋,便顾居乡马少游。犯斗海槎光斗野,应星汉节照星楼。法书飞动鸾窥沼,韵语清高鹤唳洲。田父邻家争借问,顷来重客有今不。

选拔由亲卫,时危远出征。气骁尝忽敌,身殁始知名。故妾辞空帐,残兵隶别营。伤心豺虎窟,冒险尔何轻。

春来雁渚。弄艳冶、又入垂杨如许。困舞瘦腰,啼湿宫黄池塘雨。碧沿苍藓云根路。尚追想、凌波微步。小楼重上,凭谁为唱,旧时金缕。凝伫。烟萝翠竹,欠罗袖、为倚天寒日暮。强醉梅边,招得花奴来尊俎。东风须惹春云住。□莫把、飞琼吹去。便教移取熏笼,夜温绣户。

自得穷通乐,而无宠辱惊。韬光聊混俗,去知默陶情。

曾向艰危不爱身。

郏鄏城中同德友,凤凰楼下会中秋。芳樽倒尽人归去,月色波光战未休。

故国三千里,五行信偶然。丈夫天下志,儿女客中怜。荆鄂十守岁,衡潭三拜年。新正纳殊祐,从此不孤眠。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政缘馀泽沾洙泗,比似群侯故不同。

市近清江隔,林深古寺幽。竹光浓欲滴,山色翠交浮。咫尺人稀到,寻常客共游。机心吾已息,来往不惊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