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庶可山台

层台高几许,此即会稽图。
一目空秦望,千峰压镜湖。
云烟分境界,城郭限廉隅。
他日传佳话,兰亭与此俱。

作品评述

诗词:《题赵庶可山台》
作者:戴复古(宋代)

层台高几许,此即会稽图。
一目空秦望,千峰压镜湖。
云烟分境界,城郭限廉隅。
他日传佳话,兰亭与此俱。

中文译文:
这层层台阶有多高,就是会稽山的景色。
一眼望去,秦地的景色尽收眼底,千山压在镜湖之上。
云雾分割了境界,城郭将廉隅围限。
将来传扬美谈的时候,兰亭的美景与这里齐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戴复古所作,题名为《题赵庶可山台》。诗人通过描绘山台景色,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句“层台高几许,此即会稽图”,描绘了山台层叠的高度,指出这里所展现的景色即是会稽山的图景。这里的“会稽”是指中国古代地名,现在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地区,以其秀美的山水而闻名。

接下来的两句“一目空秦望,千峰压镜湖”,通过对秦地景色的观察,表达了作者的视野之广阔和山势之雄伟。秦地指的是中国古代的秦国,这里暗示了作者身处山间,远望秦地的景色。

接着的两句“云烟分境界,城郭限廉隅”,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景象,暗示山间的境界和城郭的廉隅。云雾的存在将景色分割开来,同时城郭的存在将廉隅围住,呈现出山水之间的独特氛围。

最后一句“他日传佳话,兰亭与此俱”,表达了作者希望这里的美景能够被后人传颂,并将其与兰亭的美景相提并论。兰亭是中国古代文人谢灵运所写的《兰亭集序》中所描绘的一个理想境地,被后人视为文人雅集的象征。通过将这两处美景联系起来,诗人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传承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台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并寄托了对美好事物传承的希望。同时,通过对秦地景色、云雾和城郭的描绘,也给人以壮丽、宏大的山水意境。

诗词推荐

纸钱零落树枝风,子女他人去绝踪。此后只因多病弟,长官祠下泊孤篷。

胯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龟山始撞人定钟,岸草涩涩鸣秋虫。

六月苦炎热,蜡人何似生。火云烹得解,解后却完全。堪笑云门老,杲制风颠,通身臭汗。微凉生殿阁,打失鬼精魂。要会诸佛出身处,驴年驴年。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阙角溪城下,千年黑蟒蟠。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坛寒。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凡。天风步虚静,微月听鸣銮。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约莫香来,倚阑低瞰花如雪。怨深愁绝。瘦似年时节。岁一相逢,常是匆匆别。歌壶缺。又还吹彻。笛里关山月。

冠醮之平,匪酬匪酌。于户之西,敬其以恪。金石相宣,冠醮相错。帝祉之受,施及家国。

栖栖复汲汲,忽觉年四十。今朝满衣泪,不是伤春泣。中夜兀然坐,无言空涕洟。丈夫志气事,儿女安得知。

三山昂首状魁嵬,虎踞龙蟠萃一台。若跨地灵规贡手,英才衮衮拔条枚。

金奏在庭,有酒斯旨。颙颙印印,乡明负扆。湛湛露斯,式宴以喜。佩玉药兮,罔不由礼。

年年柳与韶光契,春风便作开花便。黄莺到处不绝声,嫩叶芽新生翡翠。

此楼登眺好,终日俯平湖。叶尽村村树,花残岸岸芦。渔翁晴独钓,沙鸟晚相呼。何处微钟动,云藏岛寺孤。

我梦登天,尽把不平,问之化工。似桂花开日,秋高露冷,梅花开日,岁老霜浓。如此清标,依然香性,长在凄凉索寞中。何为者,只纷纷桃李,占断春风。一时列鼎分封。岂猿臂将军无寸功。想世间成败,不关工拙,男儿济否,只系遭逢。天曰果然,事皆偶尔,凿井得铜奴得翁。君归去,

天无四壁。底用量江尺五代樊若水为太祖量江于此。徒把乾坤分裂,谁与帝、扶民厄。几年樊圃缺。耳风腔转笛三十年前,江南笛声有哭襄阳调。此日双蛾空蹙,依然也,暮山碧。

清幽自足倚绳床,雨过浮云敛八荒。雄郭西风鸣夜籁,太虚凉夜泻秋光。槐花缀粉粘苔砌,桂子飘香入草堂。倦卧不知身是客,残灯欲灭泣寒螀。

水尽露嵌嵚,红尘杂市音。西来天日远,东望白云深。塔□中流见,渔灯半夜沉。烟波竞名利,应负指桐心。

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飘飘地乱舞琼瑶,水面上流将去了。觑绝似落英无消耗,似那人水远山遥,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见他来到!佳人,佳人多命薄!今遭,难逃。难逃他粉悴烟憔,直恁般鱼沉雁杳!谁承望拆散了鸾凤交,空教人梦断魂劳。心痒难揉,心痒难揉。盼不得鸡

人生百忧坐一官,况与群飞接羽翰。两具吴牛给耕足,三间茅屋著身宽。焄蒿凄怆会不免,简俭寂默差可安。康庄坦坦不整驾,可怜平地生涛澜。

肮脏倚门如敖,滑稽玩世非颠。坡即崇宁奎宿,白是开元谪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