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九颂·峨峰书院

修眉兮连娟,曼翠霭兮麻源。
君门狞兮九虎,蹇予留兮三年。
三峨之山兮远万里,见似人兮胡不喜。
半轮秋兮促公归,空高径兮班屐齿。
蹈夷险兮一心,既何戚兮何欣。
忍较功兮曲突,莽苍狗兮白云。
清风飒兮绮疏,明月秋兮庭徐。
纷缥帙兮插架,尚青衿兮来趋。
渺天涯兮延窒,时与拂兮蠹鱼。
雪堂兮躬耕,万古兮芳馨。

作品评述

《拟九颂·峨峰书院》是宋代程公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峨峰书院的景象,并展示了作者对学问和修行的热爱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修眉兮连娟,曼翠霭兮麻源。
修整眉目,美丽如连娟;翠绿的树荫笼罩着麻原。
诗词以形容峨峰书院的景色作为开场,峨峰书院被描绘成一片美丽宜人的地方。修眉兮连娟,表达了对书院周围山水秀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君门狞兮九虎,蹇予留兮三年。
门前威武的九虎雕像,我曾留连于此三年之久。
诗词中的君门狞兮九虎是指书院门前的雕像,形容其威武雄壮。蹇予留兮三年,表达了作者对书院学问的执着追求和长时间的修行。

三峨之山兮远万里,见似人兮胡不喜。
三座高峰之山远在万里之外,看起来像人形,为何不喜欢呢?
诗词中的三峨之山指的是峨嵋山的三座主峰,表达了作者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仍能欣赏到壮丽的山景,感叹其美丽不凡。

半轮秋兮促公归,空高径兮班屐齿。
半轮秋月催促着我归去,坡道高升,脚步蹒跚。
诗词中的半轮秋指的是半圆形的秋月,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催促着作者返回自己的家乡。空高径兮班屐齿,描述了山路崎岖险峻,作者步履艰难。

蹈夷险兮一心,既何戚兮何欣。
踏着险峻崎岖的山路,心中只有一片决心,既无悲戚之情,亦无欢欣之感。
诗词中的蹈夷险兮一心表达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坚定决心和专注精神。既何戚兮何欣,意味着在修行的道路上,作者已超越了世俗的喜怒哀乐之情。

忍较功兮曲突,莽苍狗兮白云。
默默忍受较量与努力,像一只野狗般奔跑在白云之间。
诗词中的忍较功兮曲突表达了作者在修行中不断努力和追求进步的精神。莽苍狗兮白云,用寓言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在修行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的形象。

清风飒兮绮疏,明月秋兮庭徐。
清风吹拂着疏疏落落的绮丽花木,明亮的月月照亮秋天的宁静庭院。
诗词中的清风飒兮绮疏、明月秋兮庭徐,描绘了书院中清幽宜人的环境,清风拂过疏落的美丽花木,明亮的秋月照耀着静谧的庭院。

纷缥帙兮插架,尚青衿兮来趋。
书籍琳琅满目,插在书架上,学子们穿着青衿前来学习。
诗词中的纷缥帙兮插架、尚青衿兮来趋,描绘了书院中学子们的景象,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学子们身着青衿前来求学,展示了书院的学风和学生的虔诚。

渺天涯兮延窒,时与拂兮蠹鱼。
远离故乡之遥远边际,时光的流转如同拂袖,岁月如白蠹鱼般迅速腐蚀。
诗词中的渺天涯兮延窒、时与拂兮蠹鱼,表达了作者离故乡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时间的流逝如同拂袖一般,年岁匆匆,比喻时光如白蠹鱼一样迅速腐蚀。

雪堂兮躬耕,万古兮芳馨。
白雪覆盖着书院的大厅,我勤劳地耕耘,万古时代都将流传着这芳馨的美名。
诗词中的雪堂兮躬耕、万古兮芳馨,描绘了作者在书院中勤奋耕耘的景象,雪覆盖着书院的大厅,象征着作者的勤劳和奉献,同时预示着书院的美名将流传万世。

整首诗以峨峰书院为背景,通过描绘书院的景色和学子们的学习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修行的热爱之情。诗中运用了形容山水、描绘人物形象、比喻手法等手段,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书院的美景和学子们的形象,展现了峨峰书院的风貌和精神内涵。整首诗以峨峰书院为背景,通过描绘书院的景色和学子们的学习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修行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诗词推荐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直幹依金闼,繁阴覆绮楹。纍珠晨露重,嘒管夜蝉清。霜桂丹丘路,星榆北斗城。岁寒徒自许,蜀柳笑孤贞。

雨后一分春减。深院落红如糁。柳外出秋千,度日彩旗风飐。销黯。销黯。门共宝奁长掩。

金虎鸣秋,玉龙斯月,天气正凉。应梦熊时候,叶丹苔碧,栖鸾亭馆,橘绿橙黄。人在兰台公子上,更身寄风流屈宋乡。登赏处,记含情纾思,曾赋高唐。春明旧家不远,算蝉嫣袭庆,都付仇香。况鹍弦初续,和生角征,鹗书频下,名厕循良。但得西风吹峡水,尽倒卷波澜添寿觞。功业事

堪笑修仙侣,烧金觅大还。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关。鬓白炉中术,魂飞海上山。悲哉五千字,无用在人间。

当年相望见无由,千里荆襄隔数州。时得新诗夸好句,服膺何止钓槎头。

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巨灵排屃赑,妙力开鸿蒙。断崖据险绝,峭壁凌寒空。分岑献万状,转盼无一同。或叠如锦缬,或铸如青铜。或前如舞凤,或却如飞鸿。或伏如卧虎,或矫如游龙。并如兄语弟,差如儿对翁。锐如笔露颖,岐如剪开锋。二湫分大小,二灵俨西东。古语聊近似,天巧

先生赤松侣,混俗游人间。昆阆无穷路,何时下故山。千年犹孺质,秘术救尘寰。莫便冲天去,云雷不可攀。

吊古城头去。正高秋、霜晴木落,路通洲渚。欲问紫髯分鼎事,只有荒祠烟树。巫觋去、久无箫鼓。霸业荒凉遗堞坠,但苍崖、日阅征帆渡。兴与废,几今古。夕阳细草空凝伫。试追思、当时子敬,用心良误。要约刘郎铜雀醉,底事遽争荆楚。遂但见、吴蜀烽举。致使五官伸脚睡,唤诸儿、

闻道桃源堪避秦,寻幽数日不逢人。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中有鬼神。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是吾身。

二八婵娟大堤女,开炉相对依江渚。待客登楼向水看,邀郎卷幔临花语。细雨蒙蒙湿芰荷,巴东商侣挂帆多。自传芳酒涴红袖,谁调妍妆回翠蛾。珍簟华灯夕阳后,当炉理瑟矜纤手。月落星微五鼓声,春风摇荡窗前柳。岁岁逢迎沙岸间,北人多识绿云鬟。无端嫁与五陵少,离别烟波伤玉颜。

鹤骨崭崭疾未瘳,怯行山亦倦登楼。久知老去自当尔,自入春来雨不休。虚器甚惭居士屩,实封难觅醉乡侯。小迟须有佳晴日,待试山翁已健不。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景。雨后岗光活,晴初落照深。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伫目寂无事,何人知此心。亭皋资远瞩,秋思浩无涯。雁唼牵菱蔓,童歌出荻花。垄荒犹叱犊,枝暗稍栖鸦。烟霭藏东渚,凭轩莫望家。

埋向西陵里,千年不复晨。未知台上妓,歌舞乐何人。

黑衣神孙披天裳。

墙隈绿袅风前竹,池上青横雨后峰。森然便有濠濮想,若者曾吞云梦胸。杳无碧涧来鸂鶒,安得旧水藏蛟龙。我今齿发亦自料,回首家山归兴浓。

拍河健橹比长驱,百尺飞帆下直沽。浩浩碧天秋气肃,堂堂明月夜窗虚。旌旗两岸芦花影,鼙鼓三声海浪趋。转首狂歌望西北,淡烟荒草是幽都。

平生不到沧渔溪,邂逅相逢如有约。远观已得环岫奇,俯瞰未识游鱼乐。倚栏初试一铢饵,便有纖鳞最先觉。须臾蚁杂复蜂屯,短鬣轻鬐恣腾跃。小鱼拙谋谩狂肆,大鱼侧睨无能苦。饵浮未下众所争,百鸟终难胜一鹗。昔日鲁侯思往棠,高情反被轩裳缚。安得如吾闲暇身,尽日相欢无适莫。

班荆同冒软红尘,一种东风两样春。隽饮放君颜似赭,幽居怜我鬓如银。简编自诳供良夜,要襋渠今有好人。把酒若歌归缓缓,不妨折简唤东邻。

场圃先修筑,囷仓次补完。坐居邻叟下,身杂役夫间。荷蓧侵星出,肩禾束蕴还。小窗残卷在,未敢便偷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