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游蜀

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
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作品评述

《送友人游蜀》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嘉陵天气晴朗美好,一百里的路程能看到双流的景色。
船帆的倒影停在巴字岸边,钟声从汉州传出来。
绿原上的春草在傍晚时分格外迷人,青木林中的猿猴感到忧愁。
这本是风景如画的地方,可游人却容易留下白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李端送别友人前往蜀地(四川地区)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嘉陵天气晴朗、百里间能见到双流美景的细节,展现了当地的自然景色。船帆的倒影和汉州的钟声则象征着旅行的起点和终点。诗人描绘了春草和青木林的美景,但同时也暗示了游览者离别时的愁绪。最后两句表达了游人在这美景中容易留下白发,暗示了旅途的辛劳和岁月的流逝。

赏析:
《送友人游蜀》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蜀地的美景和离别的情愫。诗人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意象,使读者仿佛亲临现场,感受到了蜀地的风光和离别的忧伤。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等描写带有清新明朗的气息,给人以愉悦的感觉。而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等描写则带有一丝忧愁和凄美的意味。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情感贯穿其中,使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离别之情。该诗通过对游蜀之行的描绘,呈现出了人与自然、人与时光的交织与较量,展示了诗人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感慨之情,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人言鼻听无如龙,听不以耳乃反聋。未若水母本无目,隔水响应相鸣雄。我持此理问张瞍,废目任耳偏能聪。忍闻此声亦愦愦,俗嚣政在群鸣中。枉将蚁动作牛鬭,妄遣蚊聚成雷公。昔人乐归瞽其职,五音六律诗人矇。我琴三尺玉横膝,欲广舜孝歌时雍。游鱼舞兽解人意,此意忧乐斯民同。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偶寻孤隐处,幽僻远腥荤。结屋聊依石,栽松却傍坟。山深长雾雨,海近渺风云。不必称昏聩,自然疏见闻。

杨赐岳所挺,严武金天晶。二子为时出,雇我非炳灵。维岳镇四方,气秀天骨青。巀嶭立千仞,力能产公卿。降神咏崧高,谶纬仍反经。取象到执珪,谲怪如洞冥。平生笑穷奇,立语心自惊。我质培塿耳,胸中固峥嵘。谁言华岳高,我山摩玉京。是中所包藏,丹碧参瑰琼。平居蛰云雷,飞雨

南国芦笙塞北笳,工兵四海好为家。云峰昨开通天路,水库今开遍地花。壮丽关山迎晓日,风流人物在中华。英雄姓字君休问,集体光荣最可夸。

忍穿布袜与青鞋,困走京尘十二街。拟仗飞云寄招隐,东风吹送落君怀。

露下五愿秋,雨打三杨愁。齐梁才子多,埋在青山头。

旌阳峰下水成渊,可约凫鸥共一川。种秫渐营浮蚁瓮,结茅重理蠹鱼编。敢期晤晤方倾盖,遽有新诗当赠鞭。仰望青云多鼎贵,无由换骨学飞仙。

垂杨荫平田,湖畔多菑畬。茫茫烟水中,结茅成隐居。闲门闭白日,密竹临清渠。行随溪上云,倦枕床头书。客至时命酒,兴来兼捕鱼。愿言托幽迹,卒岁同樵蔬。

落花空怨五更风,江水无情日自东。只解诗中嘲阿软,宁知花里活秦宫。进来荔子枝犹绿,洗去胭脂井尚红。多少风流多少恨,玉笙吹断月明中。

无梅诗兴阑珊了,无雪梅花冷淡休。懊恼天公堪恨处,不教滕六到南州。

大道分明绝点尘,何须枯坐始相亲。杖藜日涉鸡山趣,便是烟霞物外人。

天窦膏肓在羽衣,寂寥于蒍讵能医。当时宇宙皆声色,不梦阳台一紫芝。

日放银霞,甘雨滴成珠露。昭清风、气神同助。便致令、相守镇相随,更宝种三田,九转灵丹聚。碧虚前,遍生玉芝金树。绽瑶花、满空无数。烂熳开、琼蕊吐馨香。正馥郁当中,一点光明住。

尼父未适鲁,屡屡倦迷津。徒怀教化心,纡郁不能伸。一遇知己言,万方始喧喧。至今百王则,孰不挹其源。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硖路绕河汾,晴光拂曙氛。笳吟中岭树,仗入半峰云。顿觉山原尽,平看邑里分。早行芳草迥,晚憩好风熏。嘉颂推英宰,春游扈圣君。共欣承睿渥,日月照天文。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丹丘凤凰隐,水庙蛟龙集。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日长不废读书功,我与宗人老颇同。病起自羞黄面老,兴来人笑白头翁。剖瓜未信能祈巧,结柳终须学送穷。樽酒论文定何日,碧云暮全忆江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