嗛字字形图片

xián,qiàn,qièㄒㄧㄢˊ|ㄑㄧㄢˋ|ㄑㄧㄝˋ
  • 拼音xián,qiàn,qiè
  • 注音ㄒㄧㄢˊ|ㄑㄧㄢˋ|ㄑㄧㄝˋ
  • 部首
  • 总笔画13画
  • 部外笔画10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2514315112234
  • 笔顺顺序竖/横折/横/点/撇/横/横折/横/横/竖/竖/撇/捺
  • 统一码基本区 U+55DB
  • 五笔kuvo|kuvw
  • 仓颉rtxc
  • 郑码juxk
  • 四角68037
  • 异体字

“嗛”字的意思

[xián]

1.用嘴衔。

[qiǎn]

颊囊,猴子等嘴里两腮上暂时贮存食物的地方。又同“谦”、“歉”。

[qiān]

(鸟等)用嘴啄

“嗛”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án ㄒㄧㄢˊ

古同“衔”,用嘴含。怀恨:“太后由此~嫣。”

其它字义


qiàn ㄑㄧㄢˋ

不足:“满则虑~。”歉收:“一谷不升谓之~。”

其它字义


qiè ㄑㄧㄝˋ

满足。快意。

英语 pouch; hold; content

“嗛”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iān

〈形〉

(1) 通“谦”。谦虚 [modest]

易之嗛嗛。——《汉书·艺文志》

思嗛约兮。——班固《东征赋》

嗛嗛之德。——《国语·晋语》

(2) 又如:嗛小(谦虚谨慎);嗛退(谦逊退让);嗛约(谦恭检束);嗛嗛(谦逊的样子)

(3) 另见 qiǎn

其它字义


qiǎn

〈名〉

(1) 猴鼠之类的颊囊 [cheek pouch]

[王孙]窃取人食,皆知自实其嗛。——唐· 柳宗元《赠王孙文》

(2) 另见 qiān

其它字义


xián

〈动〉

(1) 用嘴含[可吃的东西][hold in the mouth]

嗛,口所衔也。从口,兼声。——《说文》

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史记·外戚世家》

而昆莫生,弃于野。乌嗛肉飞其上,狼往乳之。——《史记·大宛列传》

(2) 怀恨[nurse hatred;bear a grudge]

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高启《书博鸡者事》

词性变化


xián

〈形〉

(1) 歉收;不足 [bad harvest]

一谷不升谓之嗛。——《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

满则虑嗛。——《荀子·仲尼》

今谷嗛未报。——《汉书·郊祀志》

(2) 通“谦”。谦虚 [modest;humble]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庄子·齐物论》

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荀子·仲尼》

《易》之嗛嗛。——《汉书·艺文志》

(3) 满足;快意。通“慊” [contended]

由俗谓之,道尽嗛矣。——《荀子·解蔽》

齐桓公夜半不嗛。——《战国策·魏策二》

“嗛”字的辞典解释

嗛ㄑㄧㄢqiān形

虚心而不自大。《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陛下嗛让而弗发也。」同「谦 」。

嗛ㄑㄧㄢˇqiǎn名

猴类颊里贮放食物的地方。《广韵·上声·忝韵》:「嗛,猿藏食处。」唐·柳宗元〈憎王孙文·序〉:「窃取人食,皆知自实其嗛。」

参见「[[嗛嗛]]」条。

嗛ㄒㄧㄢˊxián动

嘴里叼著东西。《说文解字·口部》:「嗛,口有所衔也。」《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乌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

怀恨。《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清史稿·卷三二二·钱沣传》:「和坤素恶沣,至是尤深嗛之。」

嗛ㄑㄧㄢˋqiàn形

稻谷收成不好。《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谓之嗛。」晋·范宁·集解:「嗛,不足貌。」通「歉」。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