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赴荆阃舟过湘江

湘流得雨掌来平,艇子乘风羽样轻。
过眼千山才岭粤,转头一水又衡荆。
大江东下怀乡国,落日西边是戍城。
鸣鴃数声青嶂晚,客心如铁如关情。

作品评述

《庚戌赴荆阃舟过湘江》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舟过湘江的情景,表达了他离乡背井的思乡之情和对戍边生活的感慨。

诗意: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离乡背井的苦楚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雨水的到来、艇子乘风的轻盈、眼前的山川和江水的变幻等细节,使读者感受到作者乘舟行进的旅途中的心境和情感。诗词的末句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透露出对戍边生活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描写江上的景色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离乡背井的苦楚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诗句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诗人通过描绘雨水的降临,表达了乘舟行进的轻松愉快;通过描绘山川的变幻,表达了乡愁的折磨;通过描绘落日和戍城,表达了离乡的痛苦和对归乡的渴望。诗词中的"鸣鴃"一词,更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凄凉和离别的氛围。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个人情感为主线,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思乡之情。这首诗通过独特的写景手法,以及对离别和乡愁的描绘,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感受。它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离乡背井者普遍情感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相结合,使诗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首诗词既是对离乡背井者的心灵独白,也是对生活和命运的深思。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情性常嗤俗者劳,世间何处免风涛。小舟泊向荷花荡,一个渔翁熟睡高。

重归能几日,物意早如春。暖色先骊岫,寒声别雁群。川光如戏剑,帆态似翔云。为报东园蝶,南枝日已曛。

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著盛名。三主礼闱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

肩耸湖山瘦,眼明湖水秋。往来谁是伴,白鹭与黄牛。

坐来念念失前人,共向空中寓一尘。若问此花谁是主,天教闲客管青春。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暖。

雨声更霰雪,昏听达清晨。自笑能吟客,常为不寐人。絮寒勤拭涕,箦响惧翻身。苦语知谁会,应堪泣鬼神。

共审挽七日之书云,西方生妙喜佛;占四明之福地,南极现老人星。人歌海沂之康,天锡河沙之算。太守与我同理,已传趣诏之音;丈夫何以假为,宁看即真之拜。某方忻御李,幸际生申。敬翻贺新凉之腔,虔致归朝欢之祝。伛指循良吏。祗吴公、传不书名,一人而已。彷佛三生来展骥。就

明发启帐房,冷气迸将入。饥鹰傍人飞,瘦马对人立。御寒挟貂裘,蒙头帽氈笠。凄然绝火烟,阴云压身湿。赖有葡萄醅,借暖敌风急。

东皇未憖养花功,远近娇红乱老红。胜赏山容陪隽轨,凭虚仍喜受雄风。小{奭斗}蜀井寒冰齿,旋俯波光碧蘸空。更看诗翁落椽笔,弹丸句法许谁同。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武陵山下朝买船,风吹宿雾山花鲜。万家笑语横青天,绮窗罗暮舞婵娟。小鬟折花叩船舷,玉琖写酒酬金钱。朱梦飞动浮云巘,天外筦箫来宛转。断桥人行夕阳路,楼观琉璃影中见。酡颜未分骅骝催,烛人坐客犹徘徊。岂知阊阖门边住,春尽不见芳菲开。日月纷纷车走坂,少年意气何由挽。

大明标榜叶氏子,自称后村门下士。误言木吉孛为灾,后村曾发一笑来。其师流传说如此,宁知祸福乃不尔。犀腰貂首徒劳人,甘藜豢藿无苦辛。我生有命殊六六,木孛循环相起伏。袖中莫出将相图,尽洗旧学读吾书。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斜日轻舟远背城,野中一见一含情。乍过门巷多相似,遥识衣冠已出迎。岸岸水生芳草绿,家家梅向晚天清。频来自觅题诗处,绕槛巡檐仔细行。

饱食无营是处游,偶然来到埭东头。芒鞋也似双凫快,渔艇真如一叶浮。樵担行歌冲暝色,酒旗遮路卖新篘。任朱二老今安在?叹息黄茅拥故丘。

君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

征程十里见桑乾,二月谁怜尚苦寒。沃野北来边地近,流澌东下早春残。风疑竹箭穿貂帽,雪作杨花点马鞍。旅况垆头消不尽,琵琶纤指莫教弹。

云树苍茫月正明,座中还遇董双成。玉箫吹罢桃花落,犹记《霓裳》谱上

雪后缄诗送春燠,何异祠坛起只肃。吟哦三叹思答报,几欲挥毫纸随缩。多闻实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别君方看月弦下,及六仅比羊胛熟。前时为雪谒仙佛,俯伛叩神如问卜。阴阳妙由帝把握,寅帝傍赖公迪笃。死生休戚系雨暘,此柄不轻果谁属。天公欠雪如负券,得之无庸计迟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