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哭华姜一百首(其四十五)》
拼音和注音
gāo táng mǎn zhuó pú tao jiǔ , xiào dào rén tóng míng yuè y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道人:(名)①对道教徒的尊称。②称佛寺中打杂的人。
高堂:(书)(名)指父母。
葡萄:pútáo的又音。也称为「蒲桃」、「蒲萄」、「蒲陶」。
葡萄酒:发酵好的葡萄汁,含有不同百分比的酒精,具有一种组成分和特征,这主要依据所使用的葡萄原料及其生长地区的气候和土壤而定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去岁中秋三五夕,鸳鸯归到粤江边。
高堂满酌葡萄酒,笑道人同明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