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方岳的《元日立春》
拼音和注音
shǐ wú pī qiú dài suǒ yú qiàn yán zhī xià , yì bù jiàn qí wèi qi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之下: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原诗
糟床夜压真珠红,摩挲醉面迎春风。
春来春去无终极,能费几箸蔓菁菘。
既无长绳可以系白日,又无大药可以玄双蓬。
何怪乎玉雪可怜之孺子,忽颓然风霜不贷之衰翁。
百年长短一丘貉,曾不芥蒂崔嵬胸。
若夫塞翁失马,楚人亡弓,此事细甚焦螟同。
使吾冠冕佩玉于庙廊之上,吾不见其为泰。
使吾披裘带索于嵌岩之下,亦不见其为穷。
诸贤自作世俗眼,此老日饮亡何中。
春秋获麟夫子没,本草不自医神农。
著书万古知何用,况复起草明光宫。
我今并欲焚老砚,一蓑鸣雨东皋东。